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1塊錢催化劑大變身!臺灣科研團隊解密「酸轉藥」革命技術

1塊錢催化劑大變身!臺灣科研團隊解密「酸轉藥」革命技術

日本研究團隊最新開發的「光活化酮類催化技術」,只需使用市售便宜的黃酮(xanthone)作為催化劑,就能將羧酸轉化成具有藥用價值的自由基,為製藥業帶來重大突破。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美國化學會期刊》,引發學界高度關注。

羧酸是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常見的成份,在有機合成領域被廣泛使用。過去科學家想將羧酸轉化為羧基自由基時,往往需要昂貴的催化劑。現在,日本靜岡大學與北海道大學ICReDD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全新的氫原子轉移(HAT)策略,成功解決這個難題。

研究團隊採用ICReDD開發的人工力誘導反應(AFIR)計算方法,發現黃酮能選擇性地活化羧酸中的O-H鍵。這種方法不僅成本低廉,選擇性更高達10:1,可產生C-C、C-Cl和C-S等多種鍵結形式,在超過40種不同反應中展現優異的適應性。

北海道大學ICReDD的早川博樹副教授表示:「與靜岡大學團隊合作探索羧酸的新型活化模式是難得的經驗。特別令人振奮的是,AFIR計算方法再次證明其預測能力,希望這項技術能持續推動反應開發的新進展。」

靜岡大學助理教授山下賢司則強調:「這項研究完美結合實驗與計算方法,揭示了酮類光催化的新機制。研究成果為控制高活性自由基物種開闢了新途徑。」

這項技術不僅成本低廉、產生的反應廢棄物極少,更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除了羧基自由基外,其光催化機制還能應用於其他自由基的生成,為製藥和材料開發領域帶來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