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聰明巨獸的節能之道:大象如何智慧導航

聰明巨獸的節能之道:大象如何智慧導航

身為體型龐大且能量需求極高的動物,大象在自然環境中移動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最新研究利用超過二十年的GPS資料,揭示了大象在移動時如何做出策略性的選擇以節省能量。這些龐然大物會優先選擇平坦且食物豐富的地形,並避免崎嶇的地面,尤其是在快速移動時。這項發現不僅重塑了我們對大象智慧與適應能力的理解,也為保育策略提供了關鍵的指引,這些策略必須考慮能量效率、個體行為以及氣候變遷的影響。

大象的生活充滿挑戰。這些體重數噸的大型草食動物每天需要攝取大量的低熱量植物,但牠們的體型也意味著移動尋找食物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在廣闊且往往惡劣的環境中,每一步都伴隨著能量消耗。理解大象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移動,對於有效的保育工作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棲息地流失與人類活動日益威脅其生存的情況下。然而,直到最近,驅動大象移動模式的主要因素仍不明確。

現在,一項由牛津大學、德國綜合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iDiv)以及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學的研究人員主導的新研究,為這個問題提供了新的見解。研究團隊利用1998年至2020年間在肯亞北部收集的157頭非洲象的GPS追蹤資料,分析了大象如何在其環境中導航。這些資料由總部位於肯亞的英國註冊保育組織「拯救大象」提供。

研究人員指出,大象的行為與鳥類利用熱氣流來減少飛行能量消耗的策略相似。為了分析大象的追蹤資料,研究團隊採用了一種名為ENERSCAPE的創新建模方法,該方法根據體重與地形坡度來估算移動的能量成本。透過將這些估算與衛星資料中的植被生產力與水源可用性相結合,他們建立了詳細的能量地圖,幫助解釋大象的移動決策。

研究團隊還使用了一種稱為「步選擇函式」的統計方法來評估大象如何選擇路徑。這項技術將大象實際到訪的地點與附近其他可選擇但未選擇的區域進行比較,從而識別出哪些環境因素影響了大象的移動決策與棲息地選擇。

這些研究結果對野生動物保育具有直接的應用價值,並可幫助設計保護區與遷徙廊道,以減少與人類的衝突。研究還建議,保育策略應考慮個體在棲息地偏好上的差異,特別是對水源的依賴。

此外,這些結果也有助於預測大象的移動如何應對氣候變遷,因為氣候變遷會影響移動的能量成本以及食物與水源的可用性。未來,研究人員計劃透過納入季節變化、人類幹擾以及氣候變遷對大象移動的影響等更多因素,進一步完善能量地圖模型。

共同作者、牛津大學的Fritz Vollrath教授表示:「雖然需要更詳細的研究來全面理解大象如何使用其棲息地,但這項研究識別出大象移動時的一個核心決策因素:盡可能節省能量。」

主要研究員、德國綜合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學的Emilio Berti博士補充道:「這些新結果對於評估與規劃保育與復育措施(如遷徙廊道)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這些措施明確考慮了移動的能量成本。」

參考文獻:Energy landscapes direct the movement preferences of elephants, 2025年3月26日,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DOI: 10.1111/1365-2656.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