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腰圍比BMI更能預測男性罹癌風險!最新研究揭密

腰圍比BMI更能預測男性罹癌風險!最新研究揭密

最新研究顯示,腰圍測量比身體質量指數(BMI)更能準確預測男性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這項由瑞典隆德大學團隊主導的大型研究,分析了超過33萬名瑞典民眾的資料,發現男性腰圍每增加約11公分,罹癌風險就上升25%,效果比BMI更顯著。

這項研究將在2025年歐洲肥胖大會(ECO 2025)發表,並刊登於《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研究團隊指出,雖然BMI長期被用來評估肥胖相關癌症風險,但腰圍能更精確反映腹部脂肪堆積情況,特別是男性更容易堆積內臟脂肪,這類脂肪與代謝異常、發炎反應密切相關。

研究追蹤中位數達14年期間,共記錄18,185例肥胖相關癌症。資料顯示,男性腰圍從90公分增加到100.8公分時,風險增加25%;而BMI從24增加到27.7僅使風險上升19%。即使在調整BMI影響後,腰圍仍是獨立風險因子。

相較之下,女性資料呈現不同模式。腰圍增加12公分或BMI增加4.3,風險都同樣上升約13%。研究人員解釋,這可能與兩性脂肪分佈差異有關:男性傾向堆積內臟脂肪,女性則多在皮下與周邊部位。

專家建議,未來風險評估模型應納入臀圍測量,特別對女性而言,腰臀比可能比單獨腰圍更能反映內臟脂肪情況。此外,研究也發現男性腹部肥胖會導致更高的胰島素濃度,這可能是癌症風險差異的另一關鍵因素。

這項研究強調,評估癌症風險時需考量性別差異,單純依靠BMI可能忽略重要訊息。未來需要更精確的體脂測量方式,才能完整釐清體脂分佈與癌症風險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