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突破性任務:太陽探測器首度穿越日冕 揭開太陽風暴神秘面紗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近期創下歷史性壯舉,在2024年底成功穿越太陽大氣層,取得前所未有的珍貴觀測資料。這項突破性任務讓科學家首次近距離捕捉到太陽日冕的驚人影像,為解開困擾學界半世紀的太陽風之謎帶來曙光。
「帕克探測器將我們直接帶入這顆恆星的動態大氣層中,」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副局長Nicky Fox表示,「我們不再僅靠模型推測,而是親眼目睹影響地球太空天氣的源頭。」這項發現將大幅提升太空天氣預報準確度,保障太空人安全與地球科技設施運作。
2024年12月24日,探測器創下距離太陽表面僅380萬英里(約611萬公里)的最近紀錄。配備的廣角成像儀(WISPR)成功拍攝到日冕物質拋射(CME)的高解析影像,首次清晰記錄多個CME相互碰撞的過程。「我們觀察到CME像疊羅漢般堆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科學家Angelos Vourlidas解釋,「這對預測太空天氣影響至關重要。」
探測資料顯示,太陽風在近太陽區域呈現劇烈波動,存在大量被稱為「磁場折返」(switchbacks)的Z字型磁場結構。科學家確認這些結構與高速太陽風的形成密切相關,而低速太陽風可能源自日冕中不同特徵區域——非阿爾文風(non-Alfvénic wind)可能來自日冕盔狀流(helmet streamers),阿爾文風(Alfvénic wind)則可能源自日冕洞(coronal holes)。
「最大謎團在於:太陽風如何掙脫太陽巨大引力?」專案科學家Nour Rawafi指出。低速太陽風速度僅每秒220英里(約每秒354公里),但其與高速太陽風的互動作用可能引發中度強度的太陽風暴,對地球影響不容小覷。
帕克探測器將於2025年9月15日再次穿越日冕,繼續收集關鍵資料。NASA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任務科學家Adam Szabo表示:「雖尚未達成最終結論,但我們已獲得大量引人入勝的新資料。」這項以已故太陽物理學家尤金·帕克命名的探測任務,正逐步揭開太陽系最大能量來源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