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哪裡最可能藏有外星生命?專家帶你一探究竟
最近我們獲邀參觀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最新特展《太空:地球之外可能存在生命嗎?》,不僅親手觸控月球和火星的岩石標本,甚至還能聞到模擬小行星班努、火星和土衛六泰坦的特殊氣味。這難得的機會讓我們能直接請教專家:究竟該把尋找外星生命的賭注押在哪裡?
展覽負責人希妮德·莫蘭向我們透露:「我最看好木星和土星的冰衛星。這些天體表面覆蓋著冰層,但冰層下可能藏有液態海洋,這正是生命存在的理想環境。」博物館隕石部門主管卡洛琳·史密斯教授也認同這個觀點:「這些冰封的海洋世界...只要具備液態水,就具備孕育生命的基本條件。」
史密斯教授進一步解釋:「想想地球深海熱泉生態系,在完全沒有陽光的環境中,科學家原本認為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卻發現那裡充滿生機。同樣的情況很可能發生在這些冰衛星上。」目前最受矚目的目標包括木星的歐羅巴、蓋尼米德,以及土星的恩克拉多斯——卡西尼號探測器曾觀測到該衛星噴發出富含複雜化學物質的間歇泉。
雖然目前沒有重返恩克拉多斯的計畫,但歐洲太空總署的「果汁號」將探測木星的三顆冰衛星,NASA也準備發射「歐羅巴快艇」專程探測木衛二。至於土星系統,接下來的重頭戲是「蜻蜓號」任務,這架靈感來自火星直升機的飛行器將專門研究擁有甲烷迴圈系統的泰坦衛星。
展場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幫助科學家研究生命起源的各種隕石標本,包括撞擊英國民宅車道的溫奇科姆隕石。當然,當今尋找外星生命的首要目標仍是火星。史密斯教授透露:「毅力號已發現名為『夏亞瓦瀑布』的岩石,這可能是目前最有力的潛在生命證據。」而預計2028年發射的羅莎琳·富蘭克林號探測車,將首度具備鑽探火星地下2公尺的能力。
其他可能的生命棲地還包括金星的大氣層,甚至冥王星地殼下可能存在的鹹水海洋。展覽也介紹了SETI研究所開發的新型鐳射探測儀器,這些裝置未來不僅能用於火星高速通訊,更可能捕捉到外星文明發射的技術特徵訊號。
「我們是否孤獨?」這個問題將持續縈繞在人類心頭,直到找到確切答案的那天。如果是你,會把尋找外星生命的希望寄託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