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僅探索0.001%深海!神秘海底世界亟待揭密
地球
05-08
廣袤的海洋至今仍有大片區域未被繪製成圖,這正是「海底2030計畫」存在的意義——目標是在2030年前完成全球海底地圖。目前僅有略超過四分之一的洋底被繪製完成,雖然比例仍低,但相較2017年僅6%的進展已顯著提升。更令人震驚的是,最新研究顯示99.999%的深海區域從未被人類直接觀測過。
所謂深海,指的是水深超過200公尺(656英尺)的海域。這些區域佔地球表面積的66%,雖然對地球自然生態系統至關重要,卻是人類最陌生、最缺乏瞭解的領域。
研究團隊分析了14個國家在120個專屬經濟區(EEZ)及公海進行的43,681次潛航紀錄。資料顯示,這些探測僅覆蓋了2,130至3,823平方公里的海底視覺範圍,最多隻佔全球海底總面積的0.001%。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探測活動高度集中在美國、日本和紐西蘭沿岸370公里範圍內,加上法國和德國,這五國就包辦了97%以上的深海探測任務。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指出:「這種微小且偏頗的樣本資料,對於我們試圖理解、描述和管理全球海洋構成嚴重障礙。」目前每年新增的觀測面積僅約3平方公里,即使有1,000個觀測平臺以現有速度持續工作,也需要超過10萬年才能完成全球海底繪製。
深海研究對理解地球氧氣生成機制和氣候變遷至關重要。從深海生物如海綿中提取的珍貴分子已被應用於醫藥領域,未來潛力更不可限量。研究團隊強調,自動化技術可能是突破困境的關鍵,能大幅降低探測成本。正如深海探險家維克多·維斯科沃所言:「繪製海底地圖雖無直接商業價值,但對航海安全、氣候模型建立等公共利益至關重要。只要成本夠低,這項工作就能變得可行。」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科學進展》期刊,為人類探索藍色星球最後疆域提供了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