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韋伯望遠鏡驚見銀河系中心「磁力麵條」!恆星誕生之謎揭曉

韋伯望遠鏡驚見銀河系中心「磁力麵條」!恆星誕生之謎揭曉

NASA最新釋出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影像,首度揭露人馬座C區(Sagittarius C)令人震撼的宇宙奇觀!這個距離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僅200光年的狂暴區域,竟佈滿了熾熱電漿構成的神秘絲狀結構,科學家形容它們就像「宇宙版的義大利麵條」。

由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天體物理學家約翰·巴利率領的國際團隊發現,這些長達數光年的發光絲狀物,其實是強大磁場作用下的產物。研究顯示,這些磁力線如同無形的柵欄,阻礙氣體雲塌縮形成新恆星,這也解釋了為何銀河系中心分子帶(CMZ)雖富含氣體,恆星形成率卻遠低於預期。

「這裡的環境極端到令人難以置信!」巴利教授興奮表示:「人馬座C區的條件,可能是我們在當代宇宙中能找到最接近早期宇宙狀態的區域。」該區域不僅恆星密度冠絕銀河系,更充斥著氫、氦等有機分子構成的緻密雲氣。

特別令人驚喜的是,這項突破性研究竟由維吉尼亞大學四年級生、新科羅德學者塞繆爾·克羅主導。他分析韋伯望遠鏡的紅外影像時發現:「與獵戶座星雲等常見恆星育嬰室不同,人馬座C區的磁場徹底改變了它的形態結構。」

研究團隊在《天體物理學報》發表的論文指出,這些「磁力麵條」其實是恆星生死劇場的關鍵角色。當新生恆星開始噴發輻射時,磁場會調節電漿流動,延緩氣體雲被吹散的過程。不過科學家警告,這個宇宙育嬰室的壽命可能只剩數十萬年,現今我們看到的,或許正是它最後的輝煌時刻。

這項發現不僅解開銀河系中心的恆星形成之謎,更為研究早期宇宙環境提供珍貴參照。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天體物理研究所的費德里亞尼博士坦言:「這些絲狀結構完全是意外發現!韋伯望遠鏡的觀測能力不斷帶給我們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