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哈伯望遠鏡捕捉Ia型超新星及其宿主星系

哈伯望遠鏡捕捉Ia型超新星及其宿主星系

兩年前,天文學家在螺旋星系LEDA 132905中發現了一場名為SN 2022abvt的Ia型超新星爆發事件。

這張由哈伯望遠鏡拍攝的圖片呈現的是LEDA 132905,它是一個位於玉夫座、距離地球超過4億光年的螺旋星系。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哈伯望遠鏡/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R.J. Foley。

LEDA 132905就位於玉夫座,距離地球超過4億光年之遙。哈伯團隊成員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星系的螺旋結構依稀可見,明亮的藍色恆星團塊也清晰可辨。圖片正中央,介於星系明亮核心與黯淡左緣之間的明亮白色亮點,便是SN 2022abvt超新星。」

SN 2022abvt於2022年被近地小行星最後警報系統(ATLAS)的天文學家發現。大約兩個月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與歐洲太空總署合作的哈伯太空望遠鏡對這場恆星爆炸進行了觀測。天文學家指出:「正如其名,ATLAS的設計初衷是追蹤來自近地小行星的微弱、快速移動訊號。除了搜尋小行星,ATLAS也會密切關注那些突然變亮或變暗的天體,比如超新星、變星,以及由貪婪黑洞提供能量的星系核心。」

這張LEDA 132905的哈伯圖片是由哈伯望遠鏡的廣域相機3(WFC3)在紅外波段的觀測資料合成的。天文學家旨在研究Ia型超新星,這種超新星是在古老恆星暴露的核心突然發生毀滅性的核聚變爆發時產生的。他們對這類超新星感興趣,是因為它們可用於精確測量到其他星系的距離。」

研究人員表示:「宇宙浩瀚無垠,超新星爆發短暫即逝。那麼,怎樣才能在超新星爆發的那一刻恰好處於正確的位置進行捕捉呢?如今,大多數超新星是由持續掃描夜空的機器人望遠鏡發現的,但仍有一些是透過傳統方式被發現的,即由細心的觀測者多次拍攝天空影象,並尋找其中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