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地球 > 從狼群到毛小孩:人類最忠實夥伴的演化之謎

從狼群到毛小孩:人類最忠實夥伴的演化之謎

大家都知道狗狗的祖先是狼,但如今兩者卻已天差地遠。那些曾讓遠古人類又敬又畏的頂級掠食者,如今蜷縮在人類腳邊撒嬌討食,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轉變?

首先必須釐清的是,現代犬隻並非直接由現存的灰狼演化而來。就像人類不是黑猩猩的直系後代一樣,犬與狼其實是從已滅絕的共同祖先分化出來的兩個獨立分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演化遺傳學家Robert Wayne在2015年接受《科學人》採訪時坦言:「這個發現讓我們相當震驚。」

當人類首次踏上歐洲大陸時(這裡被視為犬類歷史的起點),狼族已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種之一。從阿拉斯加的伯令狼、歐洲的洞穴狼,到非洲高原的衣索比亞狼,甚至美洲的恐狼(雖然嚴格來說不算真正的狼),各種犬科動物遍佈全球。很可能就是其中某個族群率先發現:與其和那些會製作武器的裸猿對抗,不如試著賣萌討食來得划算。

2022年,法蘭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Anders Bergström博士提出關鍵發現:「現代犬隻的基因至少源自兩個不同的狼群族群。」這解釋了為何基因分析對犬類馴化地點始終莫衷一是——德國發現最古老的明確犬類遺骸,但中國同時期也發現馴養犬隻,西班牙巴斯克地區和捷克甚至出土更早期的類犬生物。

牛津大學古基因學研究中心主任Greger Larson在2016年提出精闢見解:「或許正因為各方說法都部分正確,才遲遲無法達成共識。」犬類馴化更像是場跨時空的浪潮,而非單一事件。

從波昂出土的14,000年前犬隻遺骸可見端倪。這隻飽受牙周病、犬瘟熱等疾病折磨的狗,若無人類照料根本無法存活。《考古科學期刊》2018年研究指出:「當時人類對犬隻顯然已超越功利價值,發展出情感連結。」基因分析更顯示,末次冰期結束時(約11,000年前),全球已有五大犬類譜系,遠早於農業革命。

關於馴化過程,學界分為兩派觀點。人類學家Pat Shipman主張是人類主動馴化:「我們將狼改造成狗,藉此在全球各生態系擴張優勢。」但亞伯丁大學Keith Dobney教授提出「自我馴化」理論:狼群因追隨人類獵場的殘羹剩食而逐漸親人,形成互利關係,最終在自然選擇下演化為犬。

農業革命後,犬隻開始出現體型與功能分化。但真正的變革發生在維多利亞時代,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史教授Michael Worboys指出:「『品種』概念徹底改變了人類對待犬隻的方式。」當社會邁入城市化,實用性讓位於外貌特徵,最終催生出今日眼花撩亂的犬種分類。

無論起源真相為何,這段跨越萬年的人犬情緣,終究譜寫出自然界最動人的共演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