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層急速消融:格陵蘭大小的冰原消失,海洋鹽度驟變敲響全球警鐘
地球
07-15
南極周邊海域正經歷劇烈變化,最新研究顯示南大洋表層海水鹽度正在快速上升,這導致深層熱能上湧並從底部融化海冰,造成近十年來最嚴重的環境異變。
根據南安普敦大學主導的研究團隊分析,自2015年以來,南極已流失相當於整個格陵蘭島面積的海冰。更令人震驚的是,消失50年的莫德冰間湖(Maud Rise polynya)突然重現,這個位於威德爾海、面積將近四個威爾斯的巨大冰洞,加劇了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的威脅。
研究團隊運用歐洲衛星資料發現,南緯50度以南海域表層鹽度突然升高。這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重大發現,顛覆了科學界對南極海域的既有認知。
主導研究的南安普頓大學學者Alessandro Silvano博士指出:「鹽度增加會削弱海水層化現象,讓深海熱能更容易上升融化冰層。這形成惡性迴圈:冰層減少導致更多熱能釋放,進而造成更大面積的融冰。」
研究共同作者Aditya Narayanan解釋,雖然科學家預期人為氣候變遷最終會導致南極海冰減少,但實際發生的速度與模式卻超出預期。過去認為表層淡化與海洋層化加強將維持冰層覆蓋,但現實情況恰好相反。
南安普頓大學海洋科學教授Alberto Naveira Garabato強調,這些發現顯示現有模型可能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的變化,凸顯持續監測南極冰洋系統的迫切必要性。
這場南極巨變已造成全球性影響:極端風暴增強、海洋持續暖化,企鵝等極地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正快速縮減。研究團隊警告,若當前高鹽度、低冰量的狀態持續,恐將永久改變南大洋生態系統,進而影響整個地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