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研究揭密:美國ICT產業竟成碳排幫兇?綠色轉型關鍵在這裡

研究揭密:美國ICT產業竟成碳排幫兇?綠色轉型關鍵在這裡

最新刊登於《Environmental Sciences Europe》期刊的研究指出,資訊通訊科技(ICT)在美國不僅未能有效解決環境危機,反而成為加劇二氧化碳排放的隱形推手。這項由土耳其、波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馬來西亞科學家主導的研究,透過分析1990至2021年共31年的資料,揭露了令人意外的發現。

研究團隊運用「小波分位數對分位數回歸」先進統計方法,精準捕捉不同分位數與時段序列間的互動關係。沙迦大學健康科學系副教授Dilber Ozsahin博士證實:「資料顯示,無論在哪個分位數或時期,ICT技術的採用與財政分權化都會導致碳排放增加。」這項結論直接挑戰了「ICT能扮演環保關鍵角色」的主流觀點。

不過研究也帶來曙光:全球化程序、再生能源使用與金融發展確實能有效降低碳排放。這對擁有龐大ICT基礎建設的國家地區尤其具有啟示意義,儘管過去普遍認為ICT技術能在2030年前為全球減少8吉噸二氧化碳當量(約佔總排放12%)。

研究強調,美國作為科技領導者,應制定配套政策來減輕ICT的環境衝擊,包括獎勵高效能資料中心、加速轉型再生能源。Ozsahin博士指出:「整合數位解決方案與環保能源政策,既能達成長期環境目標,又可促進經濟成長。」

具體建議包括擴大再生能源基礎建設、推動創新技術研發,以及提供乾淨能源轉型的財政誘因。特別是在高排放產業中,增加太陽能、風能等永續能源佔比至關重要。這項研究已引起產業界、政策制定者等利害關係人的高度關注,他們認同整合ICT與再生能源對實現永續發展的潛在影響力。

Ozsahin博士總結道:「善用ICT技術與再生能源,美國將能在追求環境永續的道路上邁出關鍵步伐。」這項研究為全球數位化時代的綠色轉型提供了重要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