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如何在太空中處理髒衣服?
定期換洗衣物是基本的衛生習慣,但有些情況下,要做到這點可比其他場合困難得多。例如太空,就是其中一種極端環境,在那裡洗衣服可不是件輕鬆的事。
主要原因在於,水在太空中是極其珍貴的資源。其珍貴程度,就連尿液都不能丟棄,而是要回收、淨化後再利用。這意味著,像在國際太空站(ISS)這樣的地方,使用大量水和市售洗滌劑的常規洗衣方式根本行不通。
在太空中,就得物盡其用。太空人在國際太空站上的衣物選擇有限,所以他們穿的衣服都是可重複使用的。想想可憐的蘇妮·威廉姆斯(Suni Williams)和布奇·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去年6月,他們原本只打算在太空停留一週,卻因波音「星際客船」號太空船出問題而滯留至今。他們只帶了夠穿8天的衣服,而非8個月的量,所以真的得省著穿。
有些衣物會根據發臭或骯髒的程度,連續穿好幾天、好幾周甚至好幾個月。太空人工作服一旦變髒或穿著不舒適,就會更換。那些髒衣服接著就成了垃圾,而大多數垃圾最後都被燒掉了。
太空站許多被丟棄的廢棄物不會返回地球,而是和其他許多垃圾一起在大氣層中燃燒。一些送往國際太空站的貨運太空艙並非設計用於返回地球著陸,而是設計成在大氣層中燃燒,太空人就把垃圾塞進去,可謂一舉兩得。
有更好的辦法嗎?目前還真沒有。有一些想法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包括測試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生長的織物。這有助於減少異味、提升衛生程度,但可能不防汙。
跨國公司寶潔(Proctor & Gamble)曾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在太空中研究一系列產品,以驗證可行的洗滌劑。其中一款是汰漬無限(Tide Infinity),這是一種無香料、無溶劑的液體洗滌劑,能讓水安全地再利用。2021年,其黏稠度在國際太空站上進行了測試。2023年,火星模擬任務CHAPEA(太空人健康與效能探索模擬任務)使用它以更少的能源和水清洗衣物。
2022年,該公司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測試了汰漬即時去汙擦巾(Tide To-Go Wipes)和汰漬即時去汙筆(Tide To-Go Pens),在太空中用於去除羅望子醬、咖啡、橄欖油和潘趣酒的汙漬。
目前也有一些針對合適太空洗衣機的研究和設計要求,它不僅要能在軌道上運作,也許有朝一日在月球或火星上也能使用。一切仍在研發中。但一種用水量少、用電量少且易從水中去除的洗滌劑,對地球生活也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