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竟能「逆齡」脂肪組織!最新研究揭密細胞層級的神奇變化
眾所週知,減重能改善肥胖引起的健康問題。最新發表在《自然》期刊的研究更發現,這可能是因為脂肪組織在減重過程中發生了「逆齡」現象,甚至重組了細胞代謝方式。
儘管科學界對肥胖研究已持續數十年,但對於減重時身體內部發生的變化,以及為何減重能促進健康,至今仍缺乏完整理解。這項7月9日發表的研究,首度從細胞層級揭開這個謎團。
研究團隊發現,減重不只是體重數字下降,更能改變脂肪細胞的運作模式,甚至可能讓脂肪組織「回春」。不過研究也顯示,與肥胖相關的部分健康問題(如引發發炎的細胞)並不會因減重而完全消失。
倫敦帝國學院肥胖研究專家、論文第一作者威廉·史考特表示:「我們最感興奮的是能真正理解減重的『陰陽兩面』。」這類研究未來或可協助開發新藥,針對肥胖造成的生理變化進行精準調控。
研究團隊收集了25位接受減重手術的肥胖者術前術後的腹部皮下脂肪樣本,並與24位BMI正常者的脂肪組織進行比對。透過單細胞核RNA定序技術,他們分析了超過17萬個脂肪細胞的基因表現。
結果顯示,肥胖者的脂肪組織容易出現「細胞老化」現象,這些老化細胞可能加劇與肥胖相關的疾病。但在減重後,這種老化現象似乎出現逆轉,組織變得更加健康。史考特解釋:「身體會清除受損細胞,實質上讓組織回春。」
更驚人的發現是,減重會改變脂肪細胞與脂質分子的互動方式。當脂肪組織的儲存能力超載時,多餘脂質會堆積在肝臟等器官,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等問題。而研究顯示,減重後的脂肪細胞不僅分解脂質,還會回收利用其成分。
不過研究也發現,肥胖造成的某些細胞變化具有「記憶效應」。例如引發疾病的免疫細胞在減重後依然存在。史考特強調:「這表示事後減重,永遠不如一開始就維持健康體重來得好。」
未參與研究的雪梨大學脂質代謝專家安德魯·霍伊指出,這項研究僅分析皮下脂肪,但與疾病關聯更密切的其實是內臟脂肪。倫敦國王學院代謝手術專家弗朗切斯科·魯比諾則認為,減重手術本身可能直接引發了細胞變化,而非單純因為體重下降。
魯比諾特別強調:「治療成效不該只用減重多少來衡量。適度減重同樣能帶來顯著代謝改善,這才是關鍵所在。」這項開創性研究為肥胖治療提供了新方向,但科學家們也坦言,仍需更多研究來釐清脂肪組織變化的確切機制。
(本文僅供資訊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