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蛋白質可能是你40、50歲就失智的關鍵?
醫學
05-16
額顳葉失智症(FTD)常在中壯年時期發病,卻經常被誤診為憂鬱症或精神疾病。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一項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資助的最新研究發現,脊髓液中特定蛋白質的變化,可能成為早期診斷這種疾病的重要指標。
失智症通常被認為是老年人才會罹患的疾病,但當它發生在40、50歲的中壯年族群時,往往會被忽略或誤診。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額顳葉失智症,患者在確診前經常被當成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甚至帕金森氏症治療。這項刊登在《自然·老化》期刊的研究,為FTD的早期診斷帶來了突破性發現。
研究團隊分析了116名遺傳性FTD患者和39名健康親屬的脊髓液樣本。由於這些病例都具有遺傳性,可以透過基因檢測確診,這讓科學家難得能在患者生前就進行研究。分析結果顯示,超過4000種蛋白質出現異常變化,其中許多與RNA調控機制失調有關,這些變化可能比中年時期出現的臨床症狀更早出現。
「FTD剝奪了正值人生黃金時期患者的獨立生活能力,」UCSF記憶與老化中心主任、論文通訊作者Rowan Saloner博士表示,「但與阿茲海默症不同,目前還沒有確診FTD的可靠方法。如果我們能透過這些蛋白質標記早期發現FTD,就能讓患者獲得適當的醫療資源,參與正確的臨床試驗,最終提供精準治療。」
這項研究由ALLFTD聯盟提供患者樣本,並獲得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國家神經疾病與中風研究所等多個單位資助。研究團隊強調,這項發現將有助於開發新的診斷工具,讓更多患者能及早參與臨床試驗。
別錯過任何科學突破:立即訂閱SciTechDaily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