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印度汽車製造業面臨電動車浪潮的挑戰與機遇

印度汽車製造業面臨電動車浪潮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電動車的普及,印度主要汽車製造商若無法及時轉型,將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這是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商學院最新報告的主要發現,該報告強調了印度汽車及工業部門應如何應對電動車帶來的衝擊。

報告指出,若電動車銷售佔印度總汽車銷售的25%,那些仍依賴傳統汽車製造獲利的公司將面臨財務風險。此外,若電動車佔印度道路車輛的25%,全國電力需求可能增加近60%,這將需要對電網進行重大升級。為達到這一目標,若依賴燃煤發電,可能會抵消部分氣候效益,因此印度的電力公司需提前制定脫碳投資計劃,並透過可再生能源滿足部分增加的電力需求。

研究人員預測,到2030年,印度可能需要多達670萬個新的充電站來滿足電動車的需求。這將需要政府和私營部門的巨額投資。為避免電網過載,可能需要實施分時電價等政策,以鼓勵在低需求時段充電。

「如果大量駕駛者轉向電動車,印度有機會大幅減少碳足跡,但需要有適當的基礎設施和可再生能源容量,才能讓國家和氣候受益。」報告作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商學院氣候金融與投資中心榮譽高階研究員Alexandre Koberle博士表示。

「印度在應對運輸造成的碳排放影響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透過與印度政府和當地合作夥伴合作,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用的見解,幫助印度實現其氣候變化目標。」

印度的能源部門佔全國排放量的75%,而道路運輸是第二大排放源。為減少運輸造成的排放影響,印度政府已承諾將可再生能源投資增加到50%,並提高電動車和電池的生產。

隨著電動車需求的增加,對可燃燃料的需求將下降,汽車行業的排放重點將轉向製造過程。在這種情況下,低碳鋼可能受到更多關注,這將對印度的鋼鐵行業造成壓力。

除了電網的變化,研究人員還探討了電動車生產增加對印度汽車製造商的影響。他們發現,這對印度三大汽車製造商——Maruti-Suzuki、Mahindra和Mahindra(MM)以及Tata Motors的影響各不相同。Tata作為市場領導者,將受益於電動車生產的增加,而MM的影響較小,Maruti-Suzuki則面臨顯著的現金流風險,除非其能提升市場份額。

更廣泛地,研究人員指出,汽車行業的工業公司可能比汽車製造商本身受到更大的影響。這將需要大量投資來轉向生產電動車部件。「這些新興風險可以透過提供激勵措施來緩解,鼓勵公司增加其電動車市場份額。」Koberle博士說。「例如,可以提供與特定ESG目標掛鉤的可持續發展債券。」

「例如,對於增加電動車銷售份額的公司,可以提供利率優惠,而對於未能按約定比例擴建充電基礎設施的公司,則可以實施更嚴格的還款條件。這種方法有助於將財務激勵與環境目標對齊,而不是讓兩者背道而馳。」

這份名為《推動脫碳:高電動車滲透率的跨部門次級影響》的報告由Alexandre Koberle博士和牛津大學牛津可持續金融集團轉型金融研究主管Gireesh Shrimali博士共同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