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機器人助攻!氣候最佳化建築技術新突破

機器人助攻!氣候最佳化建築技術新突破

在慕尼黑工業大學(TUM)與慕尼黑-埃伯斯貝格建築工會的實作工作坊中,學徒砌磚工人與機器人展開了一場革命性的合作。這項創新技術將徹底改變傳統建築方式,讓每一塊磚頭都能發揮最佳節能效果。

TUM研究員Julia Fleckenstein與建築工會學徒合作建造的這面特殊牆體,運用了超過1,700塊磚頭,其中200多塊並非傳統垂直排列。「這些磚塊以不同角度向外旋轉,」這位數位製造領域的教授解釋道。這種獨特設計源自一套數位配置系統,它能根據建築物所在地的日照與陰影情況,計算出每塊磚頭的最佳角度,達到氣候調節的最佳效果。

這項技術的核心是一臺配備機械手臂的移動式機器人,它能在約4x2.5公尺的牆面上精確定位。機器人內建了牆面的數位孿生模型,將組裝邏輯直接整合到設計流程中。「它就像是我們的新同事,」Fleckenstein如此形容這臺機器人。

建築工會培訓師Markus Bruckner強調:「這種建造方式極具意義。在人類力有未逮之處,機器人提供了精確度。」參與實作的學徒砌磚工Dragan Stanojevic表示:「一開始確實需要適應與機器人協作,但現在已經能輕鬆想像這種工作模式了。」

這項計畫同時實踐了「簡化建造」的理念,僅使用單一材料——磚塊。學徒們採用多層砌磚法,牆體厚度達55公分,比傳統做法增加了20到25公分。Fleckenstein說明:「外層使用耐候性硬磚或浸漬磚,內層則採用隔熱磚。」Bruckner補充:「磚塊不僅簡化了建造過程,也更具永續性。單一材料結構也考慮到未來拆除與再利用的便利性。」

TUM數位製造教授Kathrin Dörfer指出:「這項工作坊清楚展示了協作型機器人技術不是要取代工藝,而是有目的地擴充套件它。」建築工會大師工匠Laura Lammel也認同:「數位規劃、機器人執行與工藝技術的相互配合,為建築過程創造了全新可能性。」這項創新技術不僅不會取代傳統工藝,反而為學徒們開創了更具未來性的職業前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