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SIM卡詐騙!你的手機門號可能成為駭客目標
在現代社會,手機號碼已成為重要的身份識別工具,但這也讓它成為犯罪者覬覦的目標。今年四月,英國知名零售集團瑪莎百貨(M&S)就遭遇嚴重的網路攻擊,導致線上訂單系統被迫關閉,部分實體店面營運也受到影響。據估計,這場攻擊可能造成高達3億英鎊的利潤損失。
這起事件被廣泛認為是典型的「SIM卡交換詐騙」(SIM Swap)。這種詐騙手法日益猖獗,根據國家詐騙資料庫統計,2024年相關案件暴增了1055%。早在2019年,前推特執行長傑克·多西就曾成為此類攻擊的受害者。
問題的核心在於:當你更換手機或SIM卡時,電信業者如何確認來電者確實是你本人?雖然業者會透過安全問題進行驗證,但在社群媒體時代,這些曾被視為私密的資訊(如母親的孃家姓或第一隻寵物的名字)可能早已公開。更糟的是,詐騙者可能編造感人故事來博取客服同情。
一旦詐騙得逞,歹徒就能用你的門號接打電話和簡訊。這不僅可能產生巨額通話費,更危險的是:許多網路帳戶的雙重認證(2FA)都繫結手機號碼。若歹徒同時取得你的帳密(可能透過釣魚郵件或資料外洩),他們就能完全掌控你的帳戶。
這種手法特別針對擁有系統高許可權的人員。想像一下,若系統管理員的門號被盜用,後果將不堪設想——他們能重置密碼、授權系統存取,甚至安裝惡意軟體。
為因應此威脅,部分服務已改用WhatsApp等通訊軟體傳送驗證碼。更安全的做法是使用認證應用程式,它能產生與服務端同步的一次性程式碼。不過請注意,這些方法也非萬無一失,前提是你必須為認證APP設定獨立的強密碼。
最新的登入安全趨勢是「通行金鑰」(Passkey)——儲存在你裝置上的長串隨機密碼。只有當你解鎖手機(透過指紋、臉部辨識或PIN碼)時,它才會顯示給線上帳戶。這種方式比傳統密碼更能抵禦釣魚攻擊和資料外洩。
下次當電信客服堅持詢問一堆安全問題時,請別嫌麻煩。想想看,若他們把關不嚴,讓詐騙者得逞,你可能面臨的災難性後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