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揭開神秘面紗:為何撕開OK繃或膠帶會發光?

揭開神秘面紗:為何撕開OK繃或膠帶會發光?

你是否曾在黑暗中撕開OK繃或膠帶時,發現它們竟然會發出微光?這種奇特的現象不僅限於此,當你在黑暗中壓碎方糖或觀看雪崩時,也能觀察到類似的現象。如果你手邊沒有雪山,不妨試試在暗室中撕開OK繃或膠帶,親眼見證這令人驚奇的效應。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種現象被稱為「摩擦發光」(triboluminescence)。雖然我們對其背後的物理原理有一定的理解,但它仍然是物理學中尚未完全解謎的現象之一。根據相關研究,摩擦發光是由機械力引發的自發光現象,這種機械力通常來自於摩擦、刮擦等接觸方式。此外,當機械力足以破壞材料結構時,也會產生另一種形式的發光,稱為「斷裂發光」(fractoluminescence)。

這種現象廣泛存在於各種材料中,從薄荷糖到雪,都遵循類似的機制。其原理主要歸因於靜電荷的累積與重新結合。當兩個表面分離時,電容減小,電壓升高,直到發生放電,激發周圍氣體發光。雖然無法證明膠帶或OK繃在撕開時整體帶有相反的電荷,但無疑會產生區域性正負電荷區域,它們之間的放電導致了發光現象。

這種現象最早由弗朗西斯·培根在1605年描述,當時他正在壓碎糖晶體。然而,人類對這種效應的認識遠早於此。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烏特印第安部落曾用水牛皮製作儀式用的搖鈴,並在其中填充石英晶體。當夜晚舉行儀式時,搖鈴會因同樣的效應而發光,這與我們在黑暗中撕開膠帶時看到的現象如出一轍。

這種奇妙的發光現象不僅讓我們對自然界的神秘現象充滿好奇,也啟發了科學家們對物理學更深層次的探索。下次當你在黑暗中撕開OK繃或膠帶時,不妨細細觀察,感受這份來自物理世界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