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洞穴揭密:人類遷出非洲的關鍵綠洲時期
地球
04-12
過去研究普遍認為,阿拉伯半島地區已持續乾旱至少1100萬年,這使得人類要穿越該區域遷徙變得相當困難。但最新考古證據顯示,在沙烏地內夫得沙漠發現的石器工具暗示,當地曾出現過間歇性的「綠色阿拉伯」時期——當時氣候濕潤到足以支撐遷徙動物(包括人類)所需的食物與水源。
為驗證這項假說,由諾森比亞大學莫妮卡·馬爾科夫斯卡博士與艾希莉·馬丁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仔細分析了沙烏地中部洞穴中的礦物質,特別是從洞穴頂部滴水形成的石筍。研究團隊在這些礦物中發現了濕潤期的證據,這些時期可能促成了非洲與歐亞大陸之間的生物遷徙,讓阿拉伯半島成為「大陸尺度生物地理交流的關鍵樞紐」。
馬爾科夫斯卡博士指出:「傳統上認為撒哈拉-阿拉伯沙漠的乾燥環境是阻隔非洲與歐亞大陸之間動植物與早期人類遷徙的重要屏障,但這些發現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長期被忽略的重要通道。」
研究還顯示,隨著季風影響力逐漸減弱,濕潤期的降雨量變得更加不穩定。這種變化與更新世時期北半球極地冰蓋擴張的時間相吻合。研究團隊強調:「這是目前發表過最長的地質記錄之一,涵蓋800萬年間的氣候變遷。」
沙烏地遺產委員會首席考古學家費薩爾·賈布林補充道:「阿拉伯地區在非洲-歐亞遷徙研究中長期被忽視,但我們的研究越來越顯示它在哺乳動物與古人類遷徙過程中的核心地位。」
格里菲斯大學人類演化研究中心主任麥可·佩特拉利亞教授總結:「這些濕潤條件可能促成了哺乳動物在非洲與歐亞大陸之間的遷徙,讓阿拉伯半島成為大陸尺度生物交流的重要十字路口。」這項突破性研究已發表於《自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