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驚人發現:巨型駱駝生物存活時間比想像中長數千年

驚人發現:巨型駱駝生物存活時間比想像中長數千年

在現今的巴西東北部地區,一項最新的研究揭示,某些大型哺乳動物可能直到3,500年前仍在這片土地上漫遊。這項發現顛覆了過去對巨型動物滅絕時間的認知,並為南美洲的古生物歷史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根據2月15日發表於《南美地球科學期刊》的研究報告,地質學家Fábio Faria及其團隊對巴西兩個古生物遺址中不同物種的巨型動物牙齒碎片進行了碳定年分析。其中,來自駱駝科動物Palaeolama major和類似駱駝的Xenorhinotherium bahiense的兩顆牙齒年代測定結果,讓研究團隊大感意外。Faria表示:「我們原本只是想更深入瞭解南美洲古代巨型動物的分佈情況,但發現這些物種竟然存活到3,500年前,完全出乎意料。」

P. major是現今南美洲原生駱馬的古代親戚,而X. bahiense則擁有駱馬的身體和貘的鼻子。這項新發現意味著,這些動物與人類共存的時間比過去認為的還要長數千年。人類大約在2萬至1.7萬年前抵達南美洲,因此這些巨型動物可能與人類有過長期的互動。

未參與此研究的古生態學家Dimila Mothé指出,過去的研究曾在美洲大陸和其他地區發現過約6,000至5,000年前的巨型動物化石,但這次的發現「令人震驚,並為改寫南美洲歷史開啟了大門」。她認為,這項研究進一步證明瞭物種滅絕很少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Mothé推測,巴西東北部的這片區域可能是P. major和X. bahiense等物種最後的避難所。她解釋道:「當時巴西熱帶地區的環境正在發生變化,開闊的草原逐漸轉變為森林,這些動物可能因覓食區域減少而被迫遷移到殘存的草原地帶。」

對於Faria來說,這項發現顛覆了過去的思維。他坦言,巴西的研究人員過去一直遵循北美學界的觀點,認為巨型動物是因過度捕獵而滅絕。「在這種主流觀點的影響下,我們甚至沒有對化石進行年代測定,因為我們確信這些巨型動物屬於全新世初期。」如今,這項研究為未來的探索開啟了新的方向,Faria表示:「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