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驚現「鵝卵石」腫塊!竟是冷水沖洗惹的禍
醫學
05-29
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名64歲女性因長期鼻竇炎就醫,醫師竟在其鼻竇內發現大量骨性腫塊,形成特殊的「鵝卵石」狀外觀。這起特殊病例被發表在醫學報告中,引發醫界關注。
這名患者主訴長年受慢性鼻竇炎所苦,不僅有濃稠的黏液膿性分泌物從鼻後滴漏,還伴隨頭痛症狀。23年前她曾接受過內視鏡鼻竇手術,但術後症狀僅部分緩解,持續使用抗生素和生理食鹽水進行鼻腔沖洗長達8年。
醫師在清理患者鼻竇分泌物時,意外發現其鼻腔兩側竇壁上布滿骨性突起物。實驗室檢驗顯示,患者同時感染了具有抗生素抗藥性的綠膿桿菌。進一步診斷確認,這些突起物是「外生骨贅」——一種常見於「衝浪者耳」患者的良性骨腫瘤。
醫療團隊先以慶大黴素抗生素和抗發炎類固醇布地奈德進行治療,待感染控制後,改以溫熱生理食鹽水沖洗,並建議避免接觸冷水。追蹤顯示患者症狀未再復發。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骨贅通常出現在耳道,與長期接觸冷水有關。研究推測,這可能是人體對缺乏脂肪保護的血管組織所產生的保護性反應。鼻竇組織同樣缺乏脂肪層,這名患者的情況很可能是長年使用冷水沖洗鼻腔所致。
雖然鼻竇出現外生骨贅的案例較為罕見,但醫學文獻記載的類似病例多與長期冷水鼻腔沖洗有關。醫師強調,現有骨贅與患者的鼻竇炎無直接關聯,無需手術切除。
這起特殊病例提醒民眾,進行鼻腔沖洗時應注意水溫控制,避免引發不必要的組織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