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驚現30萬年前木製工具 專家推測「丹尼索瓦人」所造
這項震撼考古界的發現徹底改寫了我們對舊石器時代東亞文明的認知。由澳洲伍倫貢大學李波教授領軍的國際團隊,在中國雲南乾塘菁遺址出土35件儲存完好的木製器具,經由先進的定年技術檢測,確認這些工具製作年代介於36.1萬至25萬年前,成為東亞地區迄今發現最古老的木器文物。
「過去學界普遍認為,歐洲在30萬年前已進入中舊石器時代,石器技術突飛猛進,但東亞地區直到4-4.5萬年前現代人類出現前,石器工藝幾乎停滯不前。」論文主要作者李波教授接受專訪時表示:「這項發現完全顛覆了我們對舊石器時代東亞技術與文化發展的認知。」
這批珍貴的木器主要採用松木製成,少數為硬木材質,包含大型挖掘棒與帶鉤狀的小型工具,表面明顯留有削切與打磨痕跡。考古學家推測,這些工具主要用於採集植物根莖,而非狩獵用途。由於木質文物容易腐壞,能在考古記錄中儲存下來的極為罕見。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歐洲出土的舊石器時代木製武器(如英國40萬年前的克拉克頓矛尖、德國著名的20-30萬年前的舍寧根矛),乾塘菁遺址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生存模式。研究團隊指出:「這個發現顯示,在亞熱帶環境中,早期人類的生存策略以植物採集為主,與北方溫帶環境以大型動物狩獵為主的情況截然不同。」
談及這些工具的製造者,李波教授大膽推測:「最可能的候選人就是丹尼索瓦人。」他解釋:「近年東亞地區不斷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包括最新認定的哈爾濱人化石(距今超過15萬年)、西藏高原19萬年前的丹尼索瓦人,以及臺灣澎湖、寮國等地發現的證據,都顯示中舊石器時代的東亞很可能是丹尼索瓦人的活動範圍。」
「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塔人曾在西伯利亞共存,他們製作的石器與尼安德塔人一樣精緻複雜。」李波強調:「這充分證明他們擁有高度智慧與先進技術。」根據遺址周邊發現的植物殘留,研究人員推測這些木製工具可能用於採集奇異果、堅果及各類根莖作物。
這項突破性研究已刊登於頂尖期刊《科學》,為解開東亞早期人類文明之謎開啟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