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驚現1.13億年前「地獄蟻」化石!揭開史前螞蟻演化之謎
古生物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克拉託組石灰岩中,發現了白堊紀時期已滅絕的「地獄蟻」亞科最古老成員化石,這項重大發現改寫了我們對螞蟻演化史的認知。
Vulcanidris cratensis正模標本。比例尺為2毫米。圖片來源:Lepeco等人,doi: 10.1016/j.cub.2025.03.023。
這種命名為Vulcanidris cratensis的新物種,生活在1.13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不僅是科學界已知最古老的螞蟻化石,更是螞蟻早期演化最完整的證據。
「這是目前無可爭議的最古老螞蟻化石紀錄,」論文作者、聖保羅大學動物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安德森·萊佩科博士強調,「特別令人振奮的是,它屬於以奇特捕食適應性聞名的『地獄蟻』家族。」
儘管屬於古老譜系,這個物種已展現出高度特化的解剖特徵,暗示其獨特的狩獵行為。相較之下,先前發現最古老的螞蟻化石來自法國和緬甸,且都是儲存在琥珀中而非石灰岩。
萊佩科博士團隊在系統性檢視克拉託組化石昆蟲收藏時,意外發現這具儲存異常完好的標本。「當我們看到這個特殊標本時,立刻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不僅是新物種,更可能是克拉託組螞蟻存在的決定性證據。」
透過微電腦斷層掃描技術,研究團隊確認這種地獄蟻與緬甸琥珀標本有密切親緣關係,顯示白堊紀時期螞蟻已廣泛分佈全球,並多次跨越古大陸遷徙。
最令科學家震驚的是其特化的口器結構。「與現代螞蟻側向運動的顎部不同,這種地獄蟻的顎部平行於頭部向前延伸,且眼睛前方有面部突起,」萊佩科博士解釋,「發現1.13億年前就存在如此特化的螞蟻,徹底顛覆了我們對昆蟲複雜適應演化速度的認知。」
這項發表於《當代生物學》期刊的研究,不僅凸顯巴西古生物學的重要性,更開啟了對地獄蟻獨特適應演化壓力的新探討。隨著先進影像技術的應用,科學家如今能以前所未有的精細度解析這類珍貴化石。
_____
Anderson Lepeco等學者。《巴西下白堊紀地獄蟻的發現》。當代生物學,2025年4月24日線上發表;doi: 10.1016/j.cub.2025.0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