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考古 > 維京時代孕婦竟能持械作戰?考古證據顛覆性別認知

維京時代孕婦竟能持械作戰?考古證據顛覆性別認知

懷孕雖是人類歷史的核心議題,卻長期被考古學界忽視。在充滿戰士、國王與戰役的維京時代(公元800至1050年),孕婦形象更被浪漫化敘事掩蓋。我們的研究團隊透過跨領域研究,首次揭開維京時期孕婦可能持劍作戰的驚人事實。

傳統將懷孕視為「女性私領域」的觀念,其實完全忽略了其政治意涵。我們整合古北歐文獻與考古文物,發現孕婦在維京社會絕非被動角色。薩迦史詩記載,孕婦古德倫面對殺夫仇人時,對方竟將血矛抹在她孕肚上預言:「這襁褓裡藏著我的死神」——後來胎兒確實長大復仇。更驚人的是《紅髮艾瑞克傳奇》中,臨盆孕婦芙蕾迪絲遭遇原住民攻擊時,竟持劍袒胸威嚇敵人。

瑞典阿斯卡出土的10世紀女性墓葬中,我們發現唯一確切的維京時期孕婦雕像。這個佩戴戰盔、雙手環抱凸腹的吊墜,強烈暗示孕婦與武力的連結。結合近年發現的女戰士墓葬,這些證據徹底挑戰我們對維京社會性別分工的認知。

研究同時揭露殘酷現實:在數千座維京墓葬中,僅發現14例可能母子合葬。這顯示死產孕婦未必能與胎兒同葬,某些新生兒甚至被當作「陪葬品」與男性合葬。法律文獻更記載,奴隸婦女懷孕竟被視為身體缺陷,與貴族孕婦待遇天壤之別。

這項研究證實,懷孕對維京社會絕非單純生理現象,而是涉及社會地位、親屬關係與生命權力的政治議題。從復仇胎兒到持劍孕婦,這些發現讓我們重新思考:在以驍勇著稱的維京文化中,女性角色遠比想像中更複雜且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