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輔助系統恐適得其反?研究揭警示音效暗藏的危險
科技
07-13
近年來,每輛新車都配備了各式警示音效。隨著車廠不斷提升行車安全,越來越精密的駕駛輔助系統應運而生,無論是車道偏移或盲點偵測都會發出提醒。但這些功能真能讓行車更安全嗎?
支持者引用研究資料,指出盲點偵測與車道偏移警示確實能降低碰撞事故。但質疑者認為,這些系統可能讓駕駛過度依賴警示,反而降低專注力。德州大學麥康姆商學院的資訊管理副教授阿加瓦爾最新研究,為雙方觀點都找到了證據。
阿加瓦爾團隊分析2018至2019年某大車廠的銷售資料,涵蓋195,743輛車的行車紀錄。研究聚焦兩類危險駕駛行為:急煞車與超速,並特別檢視需要駕駛立即反應的盲點偵測與車道偏移/前方碰撞警示系統。
研究發現,不同警示型別會引發截然不同的駕駛行為。隨著駕駛逐漸習慣系統,這種影響會更加明顯。阿加瓦爾解釋,這符合心理學的雙重處理理論——緊急警示(如車道偏移)會觸發快速直覺的系統1思考,反而抑制學習效果;盲點警示則允許駕駛進行系統2的理性思考。
「我們的目標是提供車廠設計參考,」阿加瓦爾建議,「比方說在車道偏移後重複警示,可能促進駕駛反思危險行為。」這項研究已刊登於《生產與作業管理》期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