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億年月球隕石現身!填補十億年火山活動空白
太空
07-15
科學家分析西北非洲16286號月球隕石,其獨特化學特徵揭示了月球內部演化新線索,證實月球火山活動持續時間遠超預期。
這塊311公克的隕石2023年在非洲被發現,是目前地球上正式確認的31塊月球玄武岩隕石之一。其表面布滿熔融玻璃狀結構,顯示它曾在月球表面遭受撞擊後才飛向地球。
曼徹斯特大學團隊最新研究支援一項關鍵理論:月球內部長期存在產熱機制,驅動了多階段的火山活動。透過鉛同位素定年,確認這塊岩石形成於約23.5億年前,是目前發現最年輕的月球玄武岩隕石。
與過往登月任務帶回的樣本不同,這塊隕石具有罕見的地球化學特徵。研究團隊發現其可能源自月球深部的熔岩流,凝固後因撞擊事件被拋射至太空。
「登月任務採集的岩石非常珍貴,但僅限於著陸點周邊區域。」曼徹斯特大學史奈普博士解釋:「相比之下,隕石可能來自月球任何位置的撞擊坑,這塊標本偶然墜落地球,卻讓我們不用耗費巨資就能解密月球地質。」
這塊橄欖石斑晶玄武岩含有中等鈦含量與高鉀特徵。研究團隊更發現其鉛同位素組成指向月球內部某個鈾鉛比異常高的源區,這些化學線索有助理解月球持續產熱的機制。
「這塊樣本的年齡特別關鍵,」史奈普博士強調:「它填補了阿波羅、月球號與嫦娥六號採集樣本,與中國嫦娥五號帶回年輕岩石之間近十億年的空白。證明這段期間月球火山活動從未間斷。」
研究團隊在布拉格舉行的2025年戈爾德施密特會議上發表這項突破性發現。該隕石將協助科學家鎖定未來月球取樣任務的最佳著陸點,持續解開月球地質演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