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NASA簽約SpaceX星艦 儘管爆炸連連仍納入未來任務選項

NASA簽約SpaceX星艦 儘管爆炸連連仍納入未來任務選項

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將SpaceX的巨型火箭「星艦」(Starship)納入重要商業合約,這款全球推力最強的運載火箭正式成為未來太空任務的候選名單。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這項決定是在星艦連續發生空中爆炸事故,且尚未成功將任何載荷送入太空的情況下做出的。

3月28日,NASA宣佈將星艦列入「發射服務合約二期」(NLS II)名單,這是第十款獲選的商業火箭。該名單還包含SpaceX的「超級重型」助推器和「獵鷹9號」,以及聯合發射聯盟的「火神半人馬座」和諾斯洛普·格魯曼自1990年代就服役的「飛馬座XL」等知名運載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合約並不保證星艦一定會執行NASA任務。但根據規定,在2032年12月合約到期前,名單上的火箭可被反覆選用,沒有次數上限。NASA將這些運載工具依過往表現分為三類:高風險(第一類)、中風險(第二類)和低風險(第三類),其中第三類最可能被選用。

雖然星艦的具體分類尚未公佈,但根據《太空新聞》分析,藍色起源的「新格倫」火箭首次入選時被列為第一類,這暗示星艦很可能獲得相同評級。SpaceX目標是在2027年中的「阿提米絲3號」登月任務前讓星艦正式服役,但接連的測試事故讓這個時程備受質疑。

星艦高達123公尺,由可重複使用的兩節式火箭構成。至今進行的八次試射結果參差不齊:2023年4月首飛四分鐘後因引擎故障自毀;11月第二次試射時助推器與上節火箭相繼爆炸;今年1月和3月的兩次試射更在加勒比海上空形成壯觀火球,碎片散落數座島嶼。

儘管如此,測試過程仍取得重要進展。在第四至第六次試射中,SpaceX成功用機械臂「筷子」回收第一節火箭。每次失敗都為工程團隊提供寶貴資料,有助改良下一代火箭設計。SpaceX執行長馬斯克始終強調,星艦最終目標是將人類送上火星。

業界觀察家認為,馬斯克在德州擴建「星際基地」的計劃,加上與川普政府及新任NASA署長的密切關係,可能是星艦能獲選的關鍵因素。下一次試射預計在本月進行,具體日期尚未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