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境帶你探索深海奧秘 喚醒海洋保育意識
你知道嗎?造訪過海洋最深處的人數,比登陸月球的太空人還要稀少。卡內基美隆大學「變革性遊戲中心」的研究團隊,正透過虛擬實境技術,讓即使從未踏足海邊的人們,也能與海洋生態建立深刻連結。
「深淵迴響」首席設計師貝雅·瑪吉潘託表示:「我們想改變大眾對深海的刻板印象。這裡不是恐怖之地,而是充滿驚奇、亟需我們關注與守護的瑰麗世界。」這位電腦科學學院人機互動研究所的博士生,專注於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研究,其開發的這款VR遊戲讓玩家化身自由潛水員,在虛擬海洋中展開冒險。
在2025年TEI國際會議上,瑪吉潘託發表了相關論文,探討如何透過VR體驗深化人類對深海生態的認知。這個年度盛會聚焦人機互動與虛實整合技術,恰好為「深淵迴響」團隊提供絕佳舞臺,展示精心設計的VR體驗如何產生深遠影響。
「試玩過程很有趣,有些人是潛水愛好者,也有怕水的參與者。雖然猶豫,但最終他們都鼓起勇氣嘗試,結果往往驚喜連連。」瑪吉潘託解釋:「這正是遊戲目的之一——突破現實生活中的心理障礙。」
遊戲讓玩家在虛擬海洋中化身潛水員,由海洋生物引導探索。從海面下潛至海底的無裝備潛水體驗,逼真到讓人產生身歷其境的錯覺。雖然某些情境(如與巨型烏賊互動)在現實潛水中難以實現,但沉浸式設計強化了情感共鳴。
變革性遊戲中心主任傑西卡·漢默盛讚:「這款遊戲完美結合尖端理論與精緻設計,透過物種互聯概念改變人們對『藍色空間』的認知。」目前就讀於CMU與里斯本大學雙聯學位的瑪吉潘託,特別融入自身自由潛水經驗,並運用「水共同體」理論——將水迴圈視為人與自然界的生命紐帶。
瑪吉潘託將在四月末的CHI 2025大會發表最新發現,揭示遊戲美學與互動設計如何強化人類與生態系統的連結。有趣的是,玩家會不自覺避免觸碰虛擬海洋生物,專業潛水員甚至會做出平衡耳壓的反射動作。
雖然現階段未瞄準消費市場,但團隊正擴充遊戲場景,將虛擬生物與氣候變遷等現實議題結合。瑪吉潘託期待這項研究能開創遊戲影響人類行為的新模式,讓海洋保育行動更見成效。「我們希望激發人們與海洋的情感連結,進而主動守護這片藍色家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