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宇宙射線竟成外太空生命能量來源?火星與冰衛星或存在地下微生物

宇宙射線竟成外太空生命能量來源?火星與冰衛星或存在地下微生物

最新研究指出,銀河宇宙射線引發的輻射分解作用,可能為火星、木衛二和土衛二等天體的地下環境提供微生物代謝所需能量。這項突破性發現由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主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表。

我們通常認為遊離輻射會破壞DNA並產生有害活性氧,對生物體造成致命傷害。然而研究顯示,在特定條件下,這些輻射反而能創造有利於生命存續的化學環境。

研究團隊主持人Dimitra Atri博士解釋:「我們特別關注宇宙射線撞擊地下水或冰層時發生的反應。這種撞擊會使水分子分解,釋放出可被微生物利用的電子。」在地球上,某些細菌確實能夠利用這些電子獲取能量,其原理類似植物的光合作用。

透過先進的電腦模擬,科學家比較了火星與木星、土星冰衛星的能量產生效率。結果顯示,擁有地下海洋的土衛二最具生命孕育潛力,其次是火星,最後是木衛二。

這項研究提出革命性的「輻射分解適居帶」概念,有別於傳統以恆星距離劃分的適居帶。新理論認為,只要天體具備地下水源並暴露於宇宙輻射,即便處於極端低溫黑暗環境,仍可能孕育生命。

研究團隊建議,未來太空任務應調整探索策略:除了地表生命跡象,更需配備能偵測輻射化學能量的儀器,深入探勘火星與冰衛星的地下環境。這項發現不僅拓展了外星生命的可能棲息範圍,更為宇宙生命搜尋計畫開闢全新方向。

該研究已刊登於《國際天體生物學期刊》,為人類尋找地外生命的努力帶來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