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億到底是多少?全球數字認知大不同
科技
06-05
讓我們用時間來感受數字的震撼力:一百萬秒相當於11.57天,而十億秒卻是驚人的31.7年。若換算成分鐘,這個差距會更加明顯。根據2007年一份關於大數研究的論文指出:「一百萬分鐘前是1年329天又10小時40分鐘前,但十億分鐘前則要追溯到耶穌基督時代。一百萬小時前是1885年,而十億小時前人類甚至還沒出現在地球上。」
數學家研究十的次方已有數世紀歷史,但直到17世紀初,「billion」這個詞才首次被用來表示特定數字。有趣的是,當時的「billion」並非現代通用的「十億」(1,000,000,000),而是指「一兆」(1,000,000,000,000)。牛津英語詞典記載,這個詞源於16世紀,原本表示「百萬的平方」,後來法國數學家改變了它的定義。
隨著時間演變,美國採用法國定義,將「billion」定為「十億」,這在國際交流中造成不少混亂。最終,這個更實用的定義在20世紀逐漸成為英語國家的主流。英國直到1974年才正式放棄傳統定義,時任首相哈羅德·威爾遜在國會答詢時明確表示:「為符合國際慣例,『billion』在英國官方用法中將統一表示十億。」
如今全球多數地區採用「短級差制」(short scale),即每增加三級數字單位(10³)就換一個新名稱。但在許多非英語國家仍沿用「長級差制」(long scale),以每六級(10⁶)為單位。這意味著你心目中的「十億」,可能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認知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