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非洲霸主:Bastetodon的驚人發現
在獅子與狼成為頂級掠食者之前,非洲大陸上曾有一種名為Bastetodon的巨型肉食哺乳動物,牠們是早期猴子與大象等動物的夢魘。貓科與犬科動物是在恐龍滅絕後才逐漸演化出來的,而在此之前,大型草食動物並非毫無天敵。事實上,hyaenodonta目(鬣齒獸目)的成員填補了這一空缺,成為最早的巨型肉食哺乳動物。
鬣齒獸與現代鬣狗並無直接親緣關係,其名稱源於牠們的牙齒結構與鬣狗相似,尤其是上下臼齒之間的剪下刃。正是這些特徵,讓Sallam Lab團隊在埃及法尤姆窪地(Fayum Depression)的3000萬年化石層中發現了Bastetodon的珍貴遺骸。當時,團隊幾乎要放棄這個挖掘地點,卻意外發現了從岩石中露出的牙齒,隨後更挖掘出幾乎完整的頭骨化石。
Bastetodon syrtos的體型與現代豹子相當,生活在猴子與長鼻目(如大象)等動物已經廣泛分佈的時代,這些動物很可能成為牠的主要獵物。研究團隊注意到,Bastetodon與120年前在同一化石層中發現的巨型鬣齒獸Pterodon africanus有許多相似之處。然而,Bastetodon頭骨的完整儲存讓團隊能夠更準確地評估其親緣關係,並將其歸類為Falcatodon schlosseri的近親,顯示牠們與人類一樣,曾從非洲擴散至世界各地。
基於這一發現,團隊將早期的Pterodon africanus重新命名為Sekhmetops africanus,新屬名源自埃及的獅頭女神賽克邁特(Sekhmet),象徵憤怒與戰爭。曼蘇拉大學博士生Shorouq Al-Ashqar表示:「Bastetodon的發現對於理解鬣齒獸的多樣性、演化及其全球分佈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期待繼續研究,以揭示這些古代掠食者與環境之間的複雜關係。」
鬣齒獸在鼎盛時期曾是地球上最大的肉食哺乳動物之一,體型甚至可與北極熊媲美。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貓、狗和鬣狗的祖先展現出更強的適應能力,最終取代了這些遠古霸主。杜克大學的Matt Borths博士指出:「法尤姆是非洲最重要的化石產地之一。若沒有它,我們對非洲生態系統起源以及大象、靈長類和鬣齒獸等哺乳動物演化的瞭解將極為有限。Sallam Lab的研究證明,這片區域仍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揭開。」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並以開放取閱的方式供全球學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