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宇宙萬物終將蒸發:從中子星到人類,一切都在倒數計時

宇宙萬物終將蒸發:從中子星到人類,一切都在倒數計時

如果黑洞並非唯一會逐漸消失的天體呢?最新研究顯示,所有緻密宇宙天體——包含中子星與白矮星——最終都可能透過類似霍金輻射的過程蒸發殆盡。更驚人的是,宇宙終結的時間可能比預期提早許多,僅剩1078年,而非先前估算的101100年。

荷蘭拉德堡大學的科學團隊將這項大膽理論推向新高度。黑洞專家海諾·法爾克、量子物理學家麥可·汪德拉克與數學家沃特·範蘇伊勒科姆先前提出,不僅是黑洞,其他緻密天體也可能透過類似霍金輻射的過程緩慢蒸發。這項突破性研究結合天體物理學、量子理論與數學運算,甚至推算出月球與人類的最終命運。

研究團隊發現,僅考慮這種霍金式輻射,宇宙最終可能在約1078年後終結——這個數字代表宇宙中最頑強的白矮星完全衰變所需的時間。相較之下,先前忽略蒸發過程的估算竟長達難以想像的101100年。

研究領銜作者法爾克表示:「宇宙終結比預期來得更早,但幸運的是,我們仍有非常漫長的時間。」這項理論的核心是對史蒂芬·霍金1975年理論的創新延伸。霍金提出黑洞並非完全「黑」——由於事件視界附近的量子效應,它們會釋放微弱輻射。當微觀粒子對在黑洞邊緣短暫形成時,其中一個粒子可能逃逸,這個過程會逐漸消耗黑洞質量。

這種被稱為霍金輻射的現象意味著黑洞最終可能縮小直至消失。這項革命性理論挑戰了愛因斯坦認為黑洞只會增長的觀點。最新研究透過更新計算與更廣泛的視角,暗示宇宙萬物都可能以粒子形式逐步消散。

研究人員計算發現,霍金輻射理論上適用於所有具有重力場的物體,且「蒸發時間」僅取決於物體密度。令人意外的是,中子星與恆星級黑洞的衰變時間相同:1067年。共同作者汪德拉克解釋:「黑洞因重力場更強本應蒸發更快,但它們沒有實體表面,會重新吸收部分輻射,反而減緩了過程。」

研究團隊還計算出月球與人類透過霍金式輻射蒸發所需的時間:1090年。當然,研究人員幽默補充:「其他過程可能讓人類與月球更早消失。」

數學教授範蘇伊勒科姆強調,這項跨領域合作令人振奮,結合天體物理學、量子物理學與數學帶來全新見解。「透過探討這些問題與極端案例,我們希望更深入理解理論,或許有天能解開霍金輻射之謎。」

參考文獻:法爾克、汪德拉克與範蘇伊勒科姆合著〈重力粒子對產生對恆星殘骸壽命的限制〉,2025年5月12日發表於《宇宙學與天體粒子物理學期刊》。DOI: 10.1088/1475-7516/2025/05/023

掌握最新科學突破:立即訂閱《科技日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