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皰疹病毒與阿茲海默症有關聯嗎?最新研究揭密
美國製藥公司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期發表了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報告。這項回溯性病例對照研究分析了344,628對受試者,每對都包含一名阿茲海默症或相關失智症(ADRD)患者,以及一名年齡、性別、居住地區和健康狀況相似,但無神經系統疾病史的對照組成員。
研究結果顯示,阿茲海默症患者中有0.44%曾被診斷出第一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感染,而對照組僅0.25%。雖然比例看似微小,但經過調整其他健康因素後,研究團隊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感染HSV-1的機率高出80%。更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HSV-1的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降低了17%。
研究也探討了其他相關病毒,包括第二型單純皰疹病毒(HSV-2)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發現這些病毒同樣與阿茲海默症風險增加有關。不過專家提醒,這類研究僅能顯示關聯性,無法證明因果關係。
英國阿茲海默研究中心的Sheona Scales博士指出研究限制:「雖然樣本數龐大,但僅依賴醫療紀錄和行政資料可能低估實際感染率,因為許多HSV-1感染者並無明顯症狀。」卡加利大學的David Vickers博士則批評該研究過度強調HSV-1的角色,忽視了99.56%阿茲海默症患者並未感染此病毒的事實。
然而,愛丁堡大學的Tara Spires-Jones教授和牛津大學的Cornelia van Duijn教授等專家仍肯定這項研究的嚴謹方法。Spires-Jones強調:「HSV-1感染相當普遍,但絕不代表一定會發展成阿茲海默症。我們需要更多研究來瞭解如何最佳保護大腦健康。」
近年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HSV-1等病毒可能直接影響大腦。《病毒學期刊》2024年研究發現,HSV-1可透過腦幹和嗅覺神經進入大腦,引發持續性發炎反應。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團隊則證實,HSV-1病毒顆粒可透過淚液進入鼻腔,再直接抵達大腦。
雪梨聖文森醫院神經科學中心主任Bryce Vissel博士表示:「我們並非認為病毒能解釋一切,但它們可能是關鍵因素。這已不再是邊緣理論,而是阿茲海默症研究的下一階段。」
專家們普遍同意需要更多研究,但同時建議不應忽視現有發現。van Duijn教授呼籲:「許多基層醫師和民眾並不知道治療HSV感染和接種VZV疫苗對預防失智的潛在益處,現在是時候加強相關宣導了。」
Richard Oakley博士提醒民眾:「若擔心唇皰疹或整體健康狀況,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這項新研究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開放版》(BMJ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