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者如何顛覆我們對理性的認知?
在傳統經濟模型中,理性的人被定義為在推理、做決定或判斷時會考慮所有相關資訊。然而,人類往往不理性,這種特性不僅在心理學入門課程中被教授,還被行銷策略利用來獲利。由於大腦的運算能力有限,人們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計算所有情境、權衡所有選項並整合所有資訊,因此我們傾向使用認知捷徑(或稱啟發法)來過濾資訊。這些捷徑和其他過濾器(如過去經驗、情境、情感和直覺)部分導致了人類的不理性。
舉例來說,人們往往極力避免損失,並且更傾向選擇以收益為框架的選項,而非以損失為框架的選項,即使這兩種選擇的結果實際上相同。這種現象被稱為「框架效應」。例如,你會更願意接受一個「90%存活率」的手術,還是一個「10%死亡率」的手術?負面框架引發的情感會影響我們的決策。同樣地,人們往往被高收益的可能性所吸引,即使其實現的機率非常低,例如購買樂透彩券。認知偏見還會影響日常決策,例如選擇「80%無脂」的優格而非「20%含脂」的優格,或在聽到災難後立即購買保險,卻在錯誤地認為風險已過後取消保險。
然而,過去十年來,這種不理性是人類思維不可避免特性的觀點受到了挑戰。研究顯示,自閉症者在許多情境下比非自閉症者更一致、更少偏見且更理性。例如,自閉症參與者在選擇時較少受到框架效應的影響,並且可能具有較低的「樂觀偏見」,即更客觀地整合資訊。此外,自閉症者在面對沉沒成本時,更可能基於個人偏好而非無關的成本做出選擇。
自閉症研究者和社會通常專注於自閉症的缺陷和挑戰,而忽略了自閉症者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現優異的領域。基於上述例子,增強理性可能是自閉症相關特質的一部分(儘管這是一個未被充分研究和認可的特質)。自閉症的某些「缺陷」可能帶來優勢,例如侷限性興趣或持續性行為,這些特質可能直接或間接地使某些自閉症者受益。例如,氣候活動家格蕾塔·桑伯格認為她的自閉症有助於她專注於氣候議題。
一些大腦功能理論將大腦描述為預測機器:它從過去的資訊和經驗中學習,建立世界模型以預測可能發生的事情。這使得認知處理快速,因為我們不必等待感官輸入即可行動或做出決定。在自閉症中,過去知識和新輸入之間的平衡可能更傾向於後者。這種平衡的轉移可能導致對細節的高度關注,甚至對環境中的噪音或其他感覺更敏感,但也可能促進增強理性。例如,更平等地權衡資訊,無論其背景或過去經驗如何,可能有助於減少偏見並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闡明自閉症者的優勢可能帶來顯著的好處。這可以讓我們對自閉症特質有更準確和平衡的觀點,從而增加對自閉症者的接受度,減少汙名化,並提供如何在學術和工作場所中支援自閉症者的見解。例如,理解自閉症者的特定優勢(如較少偏見的資訊處理)可能有助於他們進入職場。這些優勢在某些工作環境中尤其重要,例如在做出招聘或晉升決策的部門,因為偏見可能影響決策過程。
此外,有證據顯示自閉症者在對人的判斷上更理性。一些研究發現,自閉症參與者在隱性偏見測試中較少使用刻板印象,這可以被視為一種增強理性。當然,正如在非自閉症人群中一樣,一個自閉症者的經驗或能力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自閉症者。此外,許多發現自閉症者增強理性的研究集中在某些自閉症譜系中的個體——那些具有較強認知能力或語言能力的人。未來的研究應採取類似的優勢導向方法,檢視自閉症譜系和其他條件中的技能和挑戰。
重新定義對自閉症的典型理解對我們更廣泛地理解人類思維和行為具有重要意義。到目前為止,這種理解似乎受到我們將非自閉症者作為參考群體的限制。我們強調的研究表明,許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偏見可能並不那麼標準,這顯示了更全面和理性地考慮資訊的潛力。這種觀點呼應並擴充套件了神經多樣性的原則——即自閉症等條件反映了人類特徵的正常變異。自閉症者在與世界互動和處理資訊的方式上表現出差異,但這些差異不一定是缺陷。雖然某些差異可能涉及認知僵化或社交世界中的挑戰等成本,但它們也可能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人類理性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