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哈伯望遠鏡捕捉狼蛛星雲中宇宙氣體與塵埃的旋渦雲海

哈伯望遠鏡捕捉狼蛛星雲中宇宙氣體與塵埃的旋渦雲海

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與歐洲太空總署(ESA)合作的哈伯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狼蛛星雲一部分的震撼影像。狼蛛星雲隸屬於一個名為大麥哲倫星系的矮星系。

這張哈伯望遠鏡拍攝的影像呈現了狼蛛星雲的部分景象。影像來源:NASA / ESA / 哈伯 / C. Murray。

狼蛛星雲位於南天劍魚座,距離地球約17萬光年。它也被稱為NGC 2070或30 Doradus,是我們最近的星系鄰居之一——大麥哲倫星系的一部分。

1751年,法國天文學家尼古拉 - 路易·德·拉卡伊首次記錄下了狼蛛星雲的明亮光芒。

狼蛛星雲的核心區域存在著一些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其中有幾顆的質量超過太陽的150倍。這使得該區域成為研究氣體雲如何在引力作用下坍縮形成新恆星的理想之地。

哈伯望遠鏡的天文學家在一份宣告中表示:「狼蛛星雲五彩繽紛的氣體雲被細如蛛絲的捲鬚和黑暗的塵埃團所穿越。」

「這種塵埃不同於普通的家用灰塵,家用灰塵可能由土壤顆粒、皮膚細胞、頭髮甚至塑膠組成。」

「宇宙塵埃通常由碳或稱為矽酸鹽的分子組成,矽酸鹽包含矽和氧。」

天文學家指出:「塵埃在宇宙中扮演著多種重要角色。」

「儘管單個塵埃顆粒極其微小,遠小於人類頭髮的直徑,但年輕恆星周圍圓盤中的塵埃顆粒會聚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顆粒,最終形成行星。」

「塵埃還有助於冷卻氣體雲,使其能夠凝聚形成新的恆星。」

「塵埃甚至在星際空間中形成新分子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為單個原子在浩瀚宇宙中相互結合提供了場所。」

這張彩色影像由哈伯望遠鏡的廣域相機3(WFC3)在可見光、紫外線和紅外線波段分別拍攝的曝光照片合成。」

使用了六種濾鏡來取樣不同波長的光線。影像的顏色是透過為與每個單獨濾鏡相關的單色影像分配不同的色調而得到的。」

研究人員解釋道:「用於建立這張影像的資料是一項觀測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描述大麥哲倫星系和其他鄰近星系中宇宙塵埃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