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格陵蘭空前冰川洪水洩出三兆公升水量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東格陵蘭發生大規模冰川湖潰決事件,短短數週內就釋放出超過三兆公升的融水。這場罕見的自然洪水事件,由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觀察到,讓人們對冰川融水所釋放的巨大且潛在危險的力量有了新的認識。
試想一下,有一個巨大的高山湖泊,其蓄水量相當於丹麥年用水量的三倍,突然決堤洩洪。東格陵蘭的卡塔利娜湖就發生了這樣的事,它向斯科斯比灣峽灣釋放了3.4立方公里(三兆公升)的融水。這一巨大的水量讓此次事件躋身有史以來同類事件的前三名。
這場融水潰決洪水發生在9月23日至10月11日期間,期間湖泊水位驟降了154公尺。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玻爾研究所的科學家首次利用衛星影像實時觀察到了這一戲劇性現象。尼爾斯·玻爾研究所的氣候研究員阿斯拉克·格林斯特德解釋說:「我們之前曾發現過類似潰決洪水的痕跡,但由於極夜和雲層阻礙了衛星觀測的可能性,這是研究人員首次能夠實時監測事件並測量水量。」
東格陵蘭的這場潰決洪水是因為卡塔利娜湖的融水在過去20年裡不斷累積。該湖位於一個被巨大的愛德華·貝利冰川阻塞的山谷中。隨著湖泊水位上升,湖水開始抬起冰川,在冰下蝕出一條長達25公里的隧道,最終湖水透過這條隧道湧入世界上最大的峽灣——斯科斯比灣。
這種冰川湖逐漸蓄滿水,然後突然以洪水形式釋放的現象,被稱為冰川湖潰決洪水(GLOF)。在過去30年裡,由於全球氣溫上升和氣候變化,此類事件變得越來越頻繁。格林斯特德表示:「由於全球暖化,冰川堰塞湖的危險性正在增加。提高我們對這一現象的理解至關重要,以便在有迫在眉睫的危險時能夠及時發出警告。」
雖然冰川湖潰決洪水在人口密集地區(如喜馬拉雅山區)可能會造成災難性後果,常常會摧毀村落,但由於格陵蘭人口稀少,這次潰決並未造成任何傷害。然而,2023年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全球有1500萬人生活在致命冰川洪水的威脅之下。
阿斯拉克·格林斯特德說:「我預計,隨著未來幾個世紀格陵蘭冰蓋的消退,我們將見證更大的冰堰塞湖發生潰決。在上一個冰河時代末期,米蘇拉湖的一次潰決規模比近期卡塔利娜湖事件大2500倍。為了理解這些巨大的力量,我們必須在最大規模的潰決事件發生時對其進行研究。」
冰川湖潰決洪水所釋放的能量十分驚人。阿斯拉克·格林斯特德解釋說:「在這次事件中,冰川洪水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世界上最大的核電廠滿負荷執行22天的產出。」據這位研究員稱,考慮如何利用這種自然現象所釋放的巨大能量作為綠色能源來源是值得的。理論上,卡塔利娜湖事件釋放的能量本可以持續提供50兆瓦的電力,足以滿足一個小城鎮的需求。然而,在這次事件中,最近的定居點距離有180公里,且僅有350名居民,這對能源利用構成了重大的技術挑戰。」
格林斯特德總結道:「和格陵蘭的許多其他自然資源一樣,基礎設施是個問題。但如果有傑出的工程師能夠想出如何利用這些融水潰決,其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