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物 > 驚人發現!9,900萬年前琥珀封存「殭屍真菌」始祖

驚人發現!9,900萬年前琥珀封存「殭屍真菌」始祖

這批來自白堊紀中期克欽琥珀的真菌化石,與近年爆紅遊戲《最後生還者》中的「殭屍螞蟻真菌」同屬一科,為研究遠古寄生關係提供關鍵證據。

科學團隊在緬甸北部諾傑邦村附近的礦區,發現兩枚距今9,900萬年的琥珀標本,其中封存著最早期的動物病原真菌化石——「古蟻蛇形蟲草菌」(Paleoophiocordyceps gerontoformicae)與「古蠅蛇形蟲草菌」(Paleoophiocordyceps ironomyiae)。

生態復原圖顯示:左側螞蟻正丟棄受感染的蛹,遠處樹幹上則附著被真菌寄生的蒼蠅。(圖片來源:莊雨輝等學者,《皇家學會學報B輯》)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與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埃德蒙·賈贊博斯基教授指出:「昆蟲與真菌已在地球共存逾4億年,演化出包括共生、捕食與寄生等複雜關係。其中『蟲生真菌』作為昆蟲族群調節者備受關注,但多數物種仍屬未知領域。」

這種致命真菌的感染過程極為精細:孢子接觸宿主後,先透過酵素水解穿透外骨骼,進入體腔後轉化為酵母狀細胞大量增殖。待宿主死亡後,菌絲會形成產孢結構突破蟲體,繼續散播感染。

左圖為古蠅蛇形蟲草菌化石標本,右圖對照現代蛇形蟲草菌在螞蟻(上)與雙翅目昆蟲(下)的寄生生態。(圖片來源:莊雨輝團隊,《皇家學會學報B輯》)

研究顯示,其中一枚真菌寄生在年輕螞蟻體表,另一枚則以蒼蠅為宿主。賈贊博斯基教授驚嘆:「這些標本證明,連恐龍鼎盛時期都存在的奇特自然現象,至今仍在我們身邊上演。」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殭屍螞蟻真菌」能操控宿主行為的特性,已透過影視作品廣為人知。研究團隊認為,這些白堊紀真菌祖先同樣在調節昆蟲族群方面扮演關鍵角色。

由於真菌組織難以化石化和宿主殘骸的幹擾,古代寄生真菌證據極為罕見。莊雨輝等學者在《皇家學會學報B輯》發表的論文,為這類生物的早期演化提供重要線索,也讓世人得以窺見遠古生態系統的微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