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刺客教條:暗影引發歷史與文化的激烈辯論

刺客教條:暗影引發歷史與文化的激烈辯論

《刺客教條》系列遊戲以其對歷史細節的嚴謹考究而深受玩家喜愛,但同時也因大量使用藝術創作自由而引發爭議。最新作品《暗影》於上週四發行,背景設定在16世紀的日本戰國時代,遊戲中精心打造了宏偉的城堡與寧靜的寺廟,呈現出豐富的歷史氛圍。

「開發團隊在重現歷史場景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歷史學家皮埃爾-弗朗索瓦·蘇裡表示。他與其他十多位法日專家共同為遊戲提供諮詢,旨在避免刻板印象與時代錯誤。自2021年底參與專案以來,蘇裡已回答了開發團隊「上百個問題」,從鹽的生產方式到傀儡戲的演出形式,涵蓋了廣泛的歷史細節。

然而,遊戲創作團隊的一個關鍵選擇在網路上引發了激烈爭議:將黑人武士彌助(Yasuke)設定為兩位可操控主角之一,另一位則是年輕的女忍者藤林直江(Fujibayashi Naoe)。這一設定激起了部分日本玩家的不滿,甚至發起了一份反對請願書,獲得超過十萬人簽名。請願書批評遊戲開發者「缺乏歷史準確性與文化尊重」。

對此,蘇裡並不認同。「將他稱為武士是遊戲的創作自由,這並非博士論文,」他強調。與其他歷史學家一樣,蘇裡指出彌助「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儘管關於其身分的歷史證據「難以解讀」。然而,京都日本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後藤雄一(Yuichi Gozai)持不同看法。他認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彌助具備成為武士的資格」,並指出在現存文獻中,「彌助主要因其膚色與體力而引人注目」。後藤推測,彌助的贊助者織田信長可能「將他留在身邊是為了炫耀」。

這場關於黑人角色的爭議在《暗影》發行前就已爆發,成為《刺客教條》系列中最激烈的討論之一。過去,該系列也曾因歷史描繪引發批評,例如法國極左派政治家讓-呂克·梅朗雄曾對《刺客教條:大革命》中羅伯斯庇爾的刻畫表示不滿。

根據歐洲電子遊戲觀察站二月份的報告,育碧宣佈彌助的加入立即「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激烈的爭議」。報告指出,這場風波主要源於「美國保守派的道德運動」,並由「至少728個相互關聯的帳號」推動。這些帳號僅佔美國討論《暗影》話題的0.8%,卻貢獻了22.1%的相關內容。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行為「暗示了一場利用文化戰爭的假草根運動」。

「某些人利用彌助的設定來傳達他們自己的訊息……但這並非遊戲的本意,」《刺客教條》系列執行製作人馬克-亞歷克西斯·科特表示。然而,在日本,對本國歷史的描繪仍是一個敏感話題,例如玩家在遊戲中破壞寺廟內部的畫面就引發了強烈反應。

「我理解法國的世俗主義原則,但必須承認,對宗教的輕率冒犯可能引發強烈反彈,」後藤表示,「這種風險本應被預見到。」育碧曾一度抗拒玩家對日本背景《刺客教條》遊戲的呼聲,但近年來如2019年的《隻狼》與2020年的《對馬戰鬼》等成功作品,可能促使這家發行商改變了態度。

「西方人對日本戰國時代的異國情調與熟悉感結合感到著迷,」歷史學家蘇裡分析道。許多年輕人,尤其是在法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日本漫畫與動畫系列情有獨鍾。然而,後藤認為「如果這些描繪強化了對日本的歧視與偏見,它們就會適得其反」。他將《暗影》視為「這些擔憂成真的明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