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金星地表可能正在經歷活躍的板塊運動

金星地表可能正在經歷活躍的板塊運動

最新研究顯示,這顆被稱為「晨星」的行星,其地質活動可能與地球驚人地相似。1989年麥哲倫號任務拍攝到的圓形山脈帶「冠狀構造」(如圖所示四處),或許正是這種地質活動的證據。

瑞士伯恩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家安娜·居爾謝指出,過去數十年來,科學界普遍認為金星地質活動已停滯。但最新發表於《科學進展》的研究推翻這個觀點,證實金星地函上升的熱岩漿流正在塑造這些神秘地形,顯示其地表仍存在板塊運動。

研究團隊透過電腦模擬發現,金星地殼會因下方地函物質上升而變形。比對1990年代麥哲倫號收集的地形與重力數據後,科學家在52處冠狀構造下方都偵測到岩漿流活動。這些數據特別重要,因為它們揭示了與地下岩漿流相關的密度差異。

令人驚訝的是,研究顯示金星可能正在發生類似地球的「隱沒作用」——儘管金星沒有明確的板塊結構。居爾謝解釋,當岩漿柱在地殼圓盤下方上升時,會向外推擠周圍地殼。若地殼強度足夠,邊緣可能向下彎曲並隱沒,這種過程可能持續數百萬年。

華盛頓大學行星科學家保羅·伯恩(未參與本研究)形容,某些冠狀構造的形成就像「地質水泡」,當岩漿流嵌入地殼時,會導致上方地殼隆起。這項發現不僅證實金星當前的地質活動,更將協助即將展開的VERITAS等後續探測任務。

居爾謝提出更深層的思考:若金星至今仍保持地質活力,是否意味它過去可能存在更涼爽、更適合居住的時期?這個問題將引領未來金星研究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