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美國人壽命比歐洲人短?連最有錢的族群都輸了!

美國人壽命比歐洲人短?連最有錢的族群都輸了!

過去60年來,美國社會經歷了一場財富大遷徙——中產階級的資產不斷流向頂層富豪。這種變化導致國內貧富差距急遽擴大,雖然其他高收入國家也面臨類似情況,但美國的財富集中程度特別嚴重。更令人擔憂的是,伴隨這股趨勢,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正在縮短,特別是低收入族群最為明顯。

這確實是個嚴峻問題,但美國的「財富健康落差」究竟比其他國家嚴重多少?布朗大學研究團隊最新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分析了7.3萬名50至85歲成年人的資料,比較美國與歐洲各國的死亡率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雖然財富確實影響壽命長短(有錢人普遍活得更久),但驚人的是:在每個財富級距中,美國人的死亡率都高於歐洲人。甚至連美國最富有的1%族群,壽命都比不上歐洲的頂層富豪。某些情況下,美國富豪的預期壽命竟然只相當於德國、法國、荷蘭的貧困人口!

「這項發現殘酷地揭示:即使是美國最有錢的階層,也無法倖免於導致壽命縮短的系統性問題。」研究作者之一、布朗大學公共衛生教授帕帕尼可拉斯指出。這些問題包括經濟不平等、高壓生活型態、飲食習慣與環境危害等因素。

資料會說話:美國最富裕25%族群的死亡率比最貧困25%低了40%,但整個歐洲大陸的死亡率又比美國低了約40%。南歐國家的死亡率比美國低30%,東歐國家也低13-20%。研究員馬查多強調:「你的財富地位不僅影響你在自己國家的壽命,還會影響你與其他國家同階層人士的壽命差距。」

這項研究揭露美國社會安全網的脆弱性——無論貧富,所有人都受到結構性不平等的衝擊。雖然貧困族群受害最深,但連富豪階級也難逃影響。研究團隊還發現美國存在特殊的「生存者偏差」現象:貧困者因早逝而「被消失」,使得統計資料中存活下來的群體看似更健康富裕,這其實是種統計假象。

帕帕尼可拉斯補充:「我們先前研究顯示,65歲後美國的財富不平等會『自動改善』,但這只是因為窮人死得更早、比例更高。」這項警世研究呼籲政策制定者必須正視問題,借鏡歐洲國家的成功經驗。馬查多指出:「關鍵不在投入更多醫療支出,而是要解決那些被我們長期忽視的社會決定因素。」

這項研究給美國社會敲響警鐘——當歐洲各國證明更好的健康成果是可以實現的,美國沒有理由繼續落後。要縮短壽命差距,需要從醫療體系之外的社會政策根本改革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