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發現3.55億年前爬蟲類足跡 改寫脊椎動物演化史
古生物學家在澳洲維多利亞州的雪原組地層中,發現一組可追溯至3.55億年前(石炭紀杜內期)的類爬蟲動物化石足跡。這項重大發現顯示,此類動物可能起源於南方超級大陸岡瓦納,而澳洲正是該大陸的核心區域。
根據藝術家復原圖,這種早期爬蟲類外型類似短肢巨蜥。圖片來源:Martin Ambrozik。
四足動物是由一群在3.9億年前(泥盆紀時期)離開海洋的魚類演化而來,牠們成為所有現代陸生脊椎動物(包括兩棲類與羊膜動物)的共同祖先。羊膜動物涵蓋哺乳類、爬蟲類與鳥類。
過往發現最古老的羊膜動物化石僅有約3.2億年歷史,來自石炭紀晚期。但這次由兩位業餘化石獵人在雪原組發現的足跡石板,將爬蟲類存在時間一口氣往前推了3,500萬年。
佛林德斯大學的約翰·隆恩教授指出:「這是全球最古老的類爬蟲動物陸行證據,比北半球先前紀錄提早至少3,500萬年。這些在維州曼斯菲爾德地區發現的足跡,顯示當時已有外形類似短肢巨蜥的小型生物活動。」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尼德維茲基博士回憶:「當我第一次見到這塊標本時,立刻注意到清晰可辨的爪痕。所有早期羊膜動物都具有爪部特徵,但其他四足動物群幾乎沒有這種構造。」該校阿爾伯格教授補充道:「爪痕與足部形狀的組合特徵,顯示足跡製造者應屬原始爬蟲類。」
研究團隊強調,這項發現對四足動物早期演化具有深遠意義。所有幹群四足動物與幹群羊膜動物譜系都必須在泥盆紀就已出現,但四足動物的演化速度遠超預期,且泥盆紀的四足動物化石紀錄比我們原先認知的更加殘缺。
佛林德斯大學的克萊門特博士解釋:「骨骼化石只能透露有限資訊,但足跡軌跡能真實記錄動物行為模式。我們透過比對巖層中的魚類群相,將這組早石炭世足跡的年代誤差控制在1,000萬年內。」
拉籌伯大學的加維博士總結:「這項發現改寫了演化史篇章,顯示澳洲與岡瓦納大陸仍有無數待解之謎。」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自然》期刊。
參考文獻:Long et al. (2025). Earliest amniote tracks recalibrate the timeline of tetrapod evolution. Nature. doi:10.1038/s41586-025-088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