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驚爆:3I/ATLAS彗星可能是人類觀測史上最古老星際訪客
由牛津大學天文學家Matthew Hopkins主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第二顆造訪太陽系的星際彗星3I/ATLAS,其形成時間可能比太陽系還早30億年以上。
這項突破性研究利用銀河系軌道模擬顯示,這顆紅色虛線標示的彗星(如附圖所示)執行軌道與太陽(黃色虛線)截然不同,其軌道延伸至銀河系外圍的厚盤區域,而太陽則靠近銀河核心位置。
Hopkins博士解釋:「像哈雷彗星這樣的普通彗星,都是與太陽系同期形成,年齡最多45億年。但星際彗星可能古老得多,根據我們的統計模型,3I/ATLAS極可能是目前所見最古老的彗星。」
與先前發現的1I/ʻOumuamua和2I/Borisov不同,3I/ATLAS的執行軌跡顯示它來自銀河系的「厚盤」區域——這個由古老恆星組成的結構,分佈在太陽所處的薄盤上下方。
研究團隊推測,由於3I/ATLAS很可能形成於厚盤區域的古老恆星周圍,其成分應富含水冰。BBC《夜空》節目主持人、牛津大學Chris Lintott教授表示:「這是我們首次近距離觀察來自銀河系這個特殊區域的物體,有三分之二的機率它比太陽系更古老,此後就一直漂流在星際空間中。」
隨著3I/ATLAS接近太陽,陽光加熱其表面將引發彗星活動,釋放氣體和塵埃形成彗髮與彗尾。初步觀測顯示這顆彗星已經開始活動,且體積可能比前兩顆星際訪客更大。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天文學家Michele Bannister博士興奮表示:「當3I/ATLAS被太陽加熱時釋放的氣體,將能驗證我們的模型。全球多座大型望遠鏡已開始追蹤這個星際天體,很快就會有新發現!」
這項研究成果不僅影響未來望遠鏡(如薇拉·魯賓天文臺)對類似天體的觀測,更能幫助我們理解古老星際彗星在銀河系恆星與行星形成過程中的作用。研究團隊已在英國杜倫舉行的皇家天文學會2025年全國天文會議上發表完整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