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醫學 > 隱藏基因危機:每3000人就有一人可能面臨「肺塌陷」風險

隱藏基因危機:每3000人就有一人可能面臨「肺塌陷」風險

最新研究驚人發現,過去被認為極罕見的FLCN基因缺陷,實際出現機率可能比原先估計高出近百倍!劍橋大學科學團隊證實,每3000人中就有1人帶有這種可能引發「畢爾霍格-杜貝症候群」的缺陷基因,這種疾病可能導致肺塌陷、肺部囊腫、皮膚增生甚至腎臟癌。

研究團隊分析英國生物銀行等三大基因資料庫、超過55萬筆資料後發現,FLCN基因變異的攜帶率介於1/2710至1/4190之間。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確診患者與未確診帶原者的健康風險存在顯著差異:確診者終生肺塌陷風險達37%,而廣義帶原群體僅28%;腎臟癌發病率差距更驚人,確診患者32%會患病,但未確診帶原者僅1%。

肺塌陷(氣胸)通常表現為突發性胸痛與呼吸困難,但多數年輕瘦高男性患者的症狀會自行緩解。若40歲以上患者出現此症狀,醫師會透過MRI檢查肺部下緣是否有囊腫,這正是畢爾霍格-杜貝症候群的關鍵徵兆。

主導研究的Marciniak教授指出:「確診至關重要,因為患者與家屬可能面臨腎臟癌風險。好訊息是,肺塌陷通常比腎臟癌症狀早出現10-20年,我們能透過年度追蹤及早發現可治癒的腫瘤。」

這項顛覆性研究也揭示新謎團:為何未確診帶原者的癌症風險遠低於確診患者?Marciniak教授推測:「除了FLCN基因缺陷外,應該還有其他遺傳因素相互作用才會引發完整症狀。」

隨著基因檢測普及,未來可能發現更多帶原者。但研究團隊強調,若無其他典型症狀,單純基因變異者不必過度擔憂癌症風險。這項由Myrovlytis信託基金資助的研究,已發表於《胸腔》醫學期刊,為遺傳性氣胸患者照護網路提供重要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