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能治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嗎?探索自然療法的科學奧秘
一項突破性的研究顯示,與野生動物互動有助於緩解退伍軍人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症狀。雖然在森林中散步已經有益,但直接與動物接觸——尤其是當動物主動接近時——效果更為顯著。參與者不僅感受到連結與療癒,同時也提升了對保育議題的關注。科學家建議擴大研究,進一步探索這種基於自然的療法。
這項由麻省大學醫學院進行的研究,發表於《人與動物互動》期刊,針對19名患有PTSD或相關症狀的退伍軍人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參與森林散步、野生動物復健中心照護、參訪野生動物保護區及賞鳥等活動,顯著減輕了焦慮症狀。研究結束後,參與者還獲贈鳥類餵食器,以維持他們與自然的連結。
研究地點包括緬因州野生動物公園、哈佛森林,以及麻薩諸塞州奧杜邦協會的布羅德梅多溪保育中心與野生動物保護區。結果顯示,退伍軍人從野生動物環境中獲益更多,例如在新英格蘭野生動物中心近距離接觸蘇卡達象龜,比單純的森林散步更具療效。
研究主持人唐娜·佩裡博士指出,雖然許多研究探討人類與家養動物的互動對心理或生理健康的影響,但針對野生動物的研究卻相對稀少。她表示:「我們發現,退伍軍人對野生動物環境的反應,不僅改善了心理症狀,還增強了與自然及野生動物的連結,並提升了對動物福利及保育議題的理解與關注。」
參與者反映,當動物主動與人類互動時,這種體驗尤其深刻。一位參與者分享:「動物不受控制,擁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如果牠們喜歡你,你會感受到與自然的連結。」另一位參與者在研究日誌中描述,她坐在露臺上看到一隻紅松鼠跑過,松鼠停下看著她,讓她感到與這隻小動物產生了連結。
在某些情況下,參與者似乎與動物產生了共鳴。例如,一位參與者在用注射器餵食一隻灰松鼠寶寶時,笑著說:「他是家中的黑羊,可能跟我有親戚關係。他真美。」佩裡博士補充,這些互動可能透過超越性的情感體驗,進一步改善抑鬱與整體幸福感。
研究還發現,讓退伍軍人接觸同樣經歷過失去與痛苦的動物,可能有助於促進他們的自我療癒。此外,協助照護受傷的野生動物,也提高了參與者對人類影響環境的意識,並增強了保育態度。這顯示,提供野生動物照護與公眾教育的環境,可能對人類與動物雙方都有益。
科學家建議,未來應擴大研究規模,深入探索人類與動物在特定互動領域中的互利關係,例如透過動物照護的物理接觸,或透過延伸領域的回憶療法。此外,結合正式治療介入的動物輔助療法,也值得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Perry, D. J., Crawford, S. L., Averka, J. J., Mackin, J. M., Granger, D. A., & Smelson, D. A. (2025). Wildlife and Wellbeing: Wildlife Immersion Experiences in Veterans with PTSD. Human-Animal Interactions. DOI: 10.1079/hai.2025.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