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考古 > 史前琥珀熊:六千年前的狩獵護身符

史前琥珀熊:六千年前的狩獵護身符

這隻用琥珀雕刻而成的小熊「Słupcio」,可能是石器時代獵人隨身佩戴的幸運物。1887年,工人在波蘭北部斯武普斯克挖掘泥炭時意外發現這個獨特文物,當地正是史前人類與棕熊共存的區域。對當時的獵人而言,棕熊既是危險對手也是力量象徵,將牠的形象化為隨身飾品,或許能帶來勇氣與庇護。

2013年透過幼稚園命名活動,這個文物獲得「斯武普斯克小傢伙」的可愛稱呼。如今原件收藏於什切青國家博物館,距發現地約220公里,當地還推出許多復刻版紀念品。小熊長10.2公分、高4.2公分,軀幹中央的穿孔顯示古人可能用繩索佩戴。雖然四肢僅以凸起表現無法站立,但頭部細膩刻劃出耳朵、眼睛與鼻孔等特徵。

二戰期間曾被帶往德國斯特拉爾松博物館,直到2009年才回歸波蘭。專家鑑定其雕刻技法確實屬古代工藝,但對確切年代仍有爭議。2023年研究指出,波羅的海地區出土的琥珀熊雕像可能源自舊石器時代晚期(5萬至1.2萬年前),延續了洞穴壁畫的動物表現傳統,也反映人類從苔原馴鹿轉向森林麋鹿、熊類的狩獵型態變化。

琥珀這種能浮於海水、打磨後晶瑩透亮的神奇材質,在焚燒時還會散發香氣,史前人類可能認為將熊形刻入琥珀能賦予特殊靈力,讓這隻小熊成為穿越六千年的魔法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