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太空 > 量子糾纏原子鐘實驗:解開時空與量子之謎的關鍵鑰匙

量子糾纏原子鐘實驗:解開時空與量子之謎的關鍵鑰匙

在微觀世界裡,量子力學無疑是人類目前最精準的物理理論,它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原子與次原子尺度物理現象的認知。另一方面,愛因斯坦於1915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則是我們理解重力的最佳工具。這個歷經無數實驗驗證的理論認為,重力並非真正的力,而是物質導致時空彎曲所產生的效應。

然而這兩大理論卻存在著根本性的矛盾。加拿大畢夏普大學物理學教授瓦萊裡奧·法拉奧尼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安德烈亞·朱斯蒂指出:「量子物理建立在兩個基本概念上:一是粒子不能視為點狀物;二是海森堡測不準原理,這意味著我們永遠無法同時精確測量粒子的位置與速度。因為在極小尺度下,粒子會表現出物質波的特性。」

這就導致任何試圖結合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理論,都必然會偏離愛因斯坦的原始理論框架。德國理論物理學家薩賓·霍森菲爾德分析道:「過去普遍認為量子重力效應難以實驗驗證,因為需要極高的能量密度才能讓其效應顯現。但這個論點忽略了一個可能性:處於量子疊加態的巨觀物體同樣可能展現量子重力效應。」

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伊戈爾·皮科夫斯基團隊提出了一個突破性的實驗構想:將量子糾纏的原子鐘相隔一公里放置,利用它們在重力場中經歷不同時間流速的特性,首次在實驗中觀察量子力學與彎曲時空的互動作用。皮科夫斯基興奮地表示:「量子理論與重力的互動作用是目前物理學最迷人的難題之一,量子網路技術將幫助我們首次在實驗中驗證這個現象。」

該實驗的關鍵在於三組配備原子陣列量子網路節點的原子鐘系統,透過量子糾纏實現時鐘狀態在三地間的疊加分佈。研究團隊在論文中說明:「當我們將時鐘狀態量子傳輸回單一節點時,就能觀察到三地時間的量子干涉現象,這將揭示量子干涉、時間膨脹與時空曲率三者間的深刻聯絡。」

雖然目前這仍是一個理論提案,但若實驗成功,將為統一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邁出關鍵一步。皮科夫斯基強調:「我們假設量子理論普遍適用,但這尚未被證實。重力很可能會改變數子力學的運作方式,而量子科技將幫助我們驗證這個可能性。」這項重要研究已發表於《PRX Quantum》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