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體植物細胞建構細胞壁過程首度曝光!揭開300年未解之謎
生物
04-02
科學家首次成功捕捉活體植物細胞重建保護性細胞壁的完整過程!這項發表於《科學進展》期刊的突破性研究,透過高解析度縮時攝影技術,揭開了這個困擾學界300多年的生物學謎團。研究團隊特別設計的分子探針讓新生纖維素發出螢光,使整個組裝過程清晰可見。
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是地球上最豐富的有機化合物,但羅格斯大學生物工程師Shishir Chundawat指出:「我們至今仍不清楚它的合成機制。」這項研究不僅有助於理解植物生物學基礎原理,更可能為生質燃料等植物衍生產品帶來革命性突破。
研究團隊選用阿拉伯芥細胞進行實驗,先去除其細胞壁後,在特殊設計的顯微環境下觀察再生過程。為避免傷害細胞,他們開發了低光源顯微系統、維持18°C恆溫環境,並使用不會干擾細胞壁重建的螢光分子探針。研究人員以每6分鐘一次的頻率連續拍攝24小時,捕捉到14個無壁細胞重建保護層的完整過程,某些快速變化的階段甚至以20秒間隔進行特寫記錄。
羅格斯大學植物生物學家Eric Lam說明,細胞壁形成可分為四個關鍵階段:首先細胞外層酶分泌出短纖維素片段在表面遊動;接著這些片段開始碰撞連結;然後纖維素纖維逐漸增厚延長,並與垂直纖維交聯成網狀結構;最後這個網狀結構持續重組壓密,最終形成堅固穩定的細胞壁。
羅格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家Sang-Hyuk Lee強調,這項研究特別解開了纖維素並非以長鏈形式產生的關鍵謎題,這些細節自300多年前人類首次透過顯微鏡觀察細胞壁以來始終成謎。這項突破性發現將為植物生物學基礎研究開創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