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臺積電首季獲利暴衝!AI需求強勁 美關稅陰影下仍創佳績

臺積電首季獲利暴衝!AI需求強勁 美關稅陰影下仍創佳績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TSMC)週四公佈2025年首季財報,淨利潤年增60.3%達新臺幣3,615.6億元(約111億美元),大幅超越分析師預期。儘管美國可能對半導體產業課徵關稅帶來不確定性,臺積電仍看好人工智慧(AI)技術帶動的強勁需求。

作為輝達(Nvidia)和蘋果(Apple)等科技巨頭的晶片供應商,臺積電首季營收也年增近42%至新臺幣8,392.5億元。這份亮眼成績單是在美國前總統川普4月2日宣佈「解放日」關稅前達成。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雖然關稅政策帶來不確定性,但目前尚未觀察到客戶行為有所改變。

「我們仍預期2025全年營收將以美元計價成長近25%,」劉德音在法說會上強調,「AI相關需求預計將持續強勁。」他補充說未來幾個月情勢會更明朗,公司將密切關注終端市場需求變化,審慎管理業務。

這份財報發布之際,正值美國對中國實施新的H20晶片出口限制,導致輝達預估本季將損失55億美元營收。荷蘭半導體裝置大廠艾司摩爾(ASML)也警告美國關稅帶來經濟不確定性,但維持2025年銷售預測不變。

臺積電一直是川普的針對目標,他曾指控臺灣「偷走」美國晶片產業。雖然臺灣希望透過加碼在美投資1,000億美元來避免新關稅,但川普仍對臺灣進口商品課徵32%關稅,不過半導體產品獲得豁免。

經濟部長郭智輝週二表示,政府將進行模擬評估美國關稅可能影響。臺灣談判代表已與美方展開協商,但劉德音強調臺積電「沒有參與其中」。為因應關稅威脅,臺灣已承諾增加在美投資、採購更多美國能源,並將國防支出提升至GDP的3%以上。

此外,有報導指出臺積電計劃與英特爾(Intel)成立合資企業,營運後者的晶圓廠,這也為公司前景增添變數。劉德音週四明確表示:「臺積電目前未與任何企業就合資、技術授權或技術轉移共享進行討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