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考古 > 考古學家挑戰「史上最難拼圖」!修復1800年前羅馬壁畫重見天日

考古學家挑戰「史上最難拼圖」!修復1800年前羅馬壁畫重見天日

倫敦考古團隊歷經三個月的艱辛努力,成功將數千塊破碎的古羅馬壁畫殘片重新拼湊完整。這幅創作於西元43至150年間的濕壁畫,已在地下沉睡了整整18個世紀之久。

「這簡直就像在組裝全世界最困難的拼圖。」倫敦考古博物館資深建材專家韓立(Han Li)如此形容這項修復工程。這些細膩描繪著鳥類、水果、花卉與豎琴的壁畫殘片,於2021年在倫敦南華克區一處大型坑洞中被發現。當時正值都市更新工程,意外揭露了這處古羅馬別墅遺跡。

考古學家推測,這棟建築物原有的20面牆壁都裝飾著精美壁畫。可惜在建成後的157年內,別墅就遭到毀壞,導致壁畫嚴重破損。韓立回憶道:「許多碎片非常脆弱,而且來自不同牆面的碎片全都混在一起。」

這幅壁畫不僅展現了古羅馬貴族的財力與品味,更蘊含跨文化的藝術影響。研究顯示,畫師的創作靈感可能來自現今德國與法國地區的設計風格。壁畫中常見的矩形面板圖案雖屬當時流行,但其採用的黃色調卻相當罕見。

有趣的是,學者在壁畫上發現了用希臘字母刻劃的古早塗鴉。根據義大利類似發現推測,這些字母可能是某種清單或記號。此外,壁畫碎片上還留有拉丁文「fecit」(意為「製作此物」)的字樣,周圍裝飾著羅馬藝術家常用的簽名雕刻。可惜簽名部位已經損毀,讓創作者身分成謎。

在特殊光線下,研究人員還發現了畫師預先繪製的草圖痕跡,包括一個圓圈中的花朵輪廓。「畫師可能後來改變主意,最終沒有將它畫上去。」韓立解釋道。

這棟羅馬建築的實際用途至今仍是未解之謎。考古團隊推測,它可能是某種商業設施,「或許與儲存或分銷從羅馬帝國各地船運而來的儲藏罐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