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帕德嫩神廟光影之謎:揭開古希臘人如何用明暗創造神性體驗
牛津大學最新研究運用跨領域方法,重現這座西元前5世紀偉大建築的光影奧秘,發現古希臘建築師竟是運用明暗對比的「特效大師」。
長久以來,古典學界始終困惑:當古代信徒站在帕德嫩神廟內部的雅典娜神像前時,究竟會看到什麼景象?如今牛津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學院的胡安・德拉拉博士透過考古學、3D科技與光學模擬,終於解開這個千年謎題。
建於西元前447至432年的帕德嫩神廟,被譽為古典建築的巔峰之作。18世紀法國建築師昆西曾推測神廟依靠屋頂開口採光,稍後英國建築師弗格森則主張光線來自屋頂層的窗戶。但最新研究顯示,這些啟蒙時代的猜想都與事實相去甚遠。
德拉拉博士結合倫敦大學學院與倫敦藝術人文聯盟的資源,運用最先進的數位工具重建神廟結構,甚至精確模擬了西元前438年由菲迪亞斯打造的象牙黃金雅典娜神像表面材質的反光特性。研究團隊更根據西元前5世紀的天文資料,計算出不同時段的太陽位置。
研究結果令人驚艷:神廟內部其實是處幽暗空間,僅靠屋頂開口與精心設計的窗戶引光。光線經過打磨過的大理石與內部水盆的反射折射後,讓身披金袍的雅典娜神像彷彿自黑暗中浮現。「這就像現代電影使用的特效手法,」德拉拉博士如此形容。
特別在每四年一度的泛雅典娜節慶期間,旭日光芒會直接穿過神廟大門,照射在神像的象牙與黃金表面,產生令人屏息的閃耀效果。「想像你從戶外豔陽下進入神廟,雙眼逐漸適應昏暗環境時,突然看見一道光柱照亮女神金袍的瞬間——這正是建築師與菲迪亞斯刻意營造的魔幻時刻。」德拉拉在給《IFLScience》的新聞稿中描述道。
這項發表於《英國雅典學院年刊》的研究,不僅改寫我們對古典建築的認知,更揭示古希臘人如何透過建築設計創造宗教體驗。德拉拉指出:「現代人常誤以為古希臘神廟是潔白明亮的理性空間,實則它們充滿薰香、頌歌與珍寶,是處幽暗神秘的所在。而神祇,正從這片黑暗中顯現。」
研究團隊開創性地將3D模型用於考古分析,而非僅止於視覺展示。德拉拉強調:「這項工作證明,精確的空間重建能幫助我們理解建築如何喚起敬畏感。對於每年超過300萬訪客的衛城遺址而言,提供更準確的歷史想像至關重要。」
這項突破性研究不僅解開帕德嫩神廟的光影之謎,更讓我們看見古人如何巧妙運用明暗對比創造神聖氛圍。或許正如德拉拉所期許的,這些重現古蹟原貌的影像,將啟發下個世代的考古學家展開新的探索。